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出卖笑的孩子大山深处的历练——回忆知青生活-知青之声

大山深处的历练——回忆知青生活-知青之声

文/马丽惠、马富华
大山深处的历练
——回忆我的知青生活
前段时间,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深受感动、鼓舞和启发,引起了我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有人说,知青岁月是一段苦涩的回忆,我说,苦是苦点,但苦中有情怀,有乐趣。也有人说,知青岁月是一段难忘的印痕。我说,它难忘就难忘在知青生活,让我学会了农活,懂得了农民,了解了农村。

那是一九六九年前后,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的指示。于是,知识青年从大中小城市奔赴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活动。也就在这时,甘肃会宁县王秀兰大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先后在甘肃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一时间全国城镇居民到农村去、到乡下去成为潮流。而我既是知识青年,董翠婷我家又是城镇居民,也就被动员上山下乡。因是回族,就一起被下乡到甘肃省灵台县一个偏远的回族山区里安家落户。

我记得一九六九年农历腊月十九日,居委会叫来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将我家家具、灶具、衣物、铺盖搬上车送往灵台。此时离春节只有十天时间,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那天,天飘着雪花。大卡车上罩着帆布篷,四面透风,寒风刺骨,冻得人直打哆嗦。就这样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兰州,冒着风雪踏上了征途。车缓慢地行驶在石头路上,到了会宁,雪越来越大,路越来越滑。那时兰州到平凉要翻华家岭。华家岭山高路陡,曲曲折折,汽车行驶了五个多小时。到半路,弟妹都冻哭了,妈妈把被子打开两个人包一床被子才挡了些风寒。车到静宁,天已黑了,下了车,脚都冻麻木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风尘仆仆,只有两个眼睛扑腾扑腾在动,我们一个望着一个傻笑。找了个旅社住下,洗漱罢,烤烤火又是一碗素面外加半个杂粮饼。充饥后,钻进被窝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晨,天还是下着雪,路很滑,但我父亲执意要走,司机就给轮胎绑上防滑链虎威太岁,卡车缓慢地小心翼翼地爬行着。爬上六盘山,大雪把松枝压弯了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装素裹。

到了灵台县城已是下午五点我的魍魉暴君,中台公社下河大队组织社员敲锣打鼓欢迎我们。横幅上写着“欢迎兰州城镇居民上山下乡,安家落户”。崾岘生产队派了八名社员,拉了四辆架子车把我们的行李拉回生产队。到了村里,队长把我们安排在一个农户家的窑洞里星际走私帝国,对于没见过土窑洞的我来说,好害怕呀。我站在门口哭了,弟妹也哭了,父母亲眼泪汪汪得说不出话来。社员们说何岩柯,不怕不怕,我们祖祖辈辈住窑洞,窑洞冬暖夏凉。

邻居家刘姨是个热心肠,抱来一捆玉米杆儿,塞进炕洞里,擦亮一根火柴,煨了些麦衣、干牛粪。一会儿炕热了平泽里菜子,窑洞里也暖和起来了。过了一会儿,刘姨做了一锅红高粱面搅团,端了一盘萝卜叶子酸菜,我们一家七口人充了个饥。队里来了十多名社员问长问短,非常热情。我和弟妹早已疲惫不堪,他们说话间,我们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已经迷糊了。第二天早晨天晴了,社员们用木推耙打扫着院落门前的雪。队长派了两名社员把旧锅台用泥巴抹了一遍苍井濑名,用土坯子做了个土台台,将小砧板放在上面切菜做饭。出卖笑的孩子家家户户烟囱里冒着一缕缕青烟,农村生活就是这样。雪消融了,哗哗的雪水和着泥土一起流到田地里,流到山沟里。路泥泞得无法下脚。幸亏社员们把通往饮水沟的路清扫了,我和弟妹们才到沟渠里抬了两桶水,从邻家借了一盆面还有油盐醋,邻居刘姨送了一颗白菜,一个萝卜。妈妈和面,自己开灶第一顿吃的就是兰州拉条子广汉市长信箱,算是改善生活了。

当时农村窑洞里没有条件生火炉子,只能靠土炕取暖。下雪了,一家人坐在热炕上,妈妈做针线活儿,我们跟妈妈学做鞋垫。妈妈做衣服不仅裁剪得合体,而且针脚很细、很整齐,鞋也做得合脚光宇go购,由于鞋底纳得针脚细密,所以不会轻易被磨破。全村妇女得知妈妈的好手艺后,都请她帮忙裁剪衣服,剪鞋样儿,很快我们就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于是你送些菜,他送些面,和村里妇女们的关系很快就融洽了。后来生产队把饲养站两口窑洞给了我家,父亲用泥巴把墙面抹光滑了,窑洞看着还算干净。门前院落较大,父亲用铁锨深翻了一遍,清明前后妈妈种上了各种蔬菜,有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豆角紫色摩天轮,于是我们全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

从城市到农村生活琐碎艰难。然而,学做农活更难。炎热的三伏天,手持镰刀割麦子是最艰难的农活。大热天,持镰弓腰,割上几把,扎成一捆儿。一次不小心我把手割破了,社员用麦地里的新鲜茨盖草揉烂挤出汁,点在伤口上,马上就止血了。捆麦子也是个技术活儿,刚开始我不会扎口,一松手麦捆就散伙了。碾麦子也够辛苦,先把麦捆解开,抖散,摊在碾麦场里晒干,反复翻几次,用两头牛拉着石碌碡在碾麦场里转圈圈,牛不够用就人拉。扬麦子全靠自然风,用木锨将麦子抛在空中,麦子落下来,风将麦衣吹到一旁,一人用扫帚将麦粒上残留的麦衣轻轻捋去。最难受的是麦衣、麦芒落在脖子上奇痒难忍。

冬天,农田里的活都干完了恶霸九王爷,本应是农民休养生息的时节,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时期,男女老少人人上阵,大修梯田。没有机械,只有铁锨、镢头、架子车,战天斗地一冬天。那时我有“四怕”。最怕的是冬季全公社搞大会战,人工修梯田。凌晨四点钟起床上工,带上铁锨、镢头,拉上架子车。我带着玉米面发糕,红高梁面做的馒头,罐头瓶子装上搅团,中午在工地上烧一大锅开水,用开水泡冷馍馍,这就是午餐。若迟到里基戴维斯,公社指挥部大喇叭点名批评,去早了,冻的招不住,抱一捆玉米杆点着取暖。没有手套、棉鞋,没有口罩、防寒服。手冻裂了,脚冻肿了,脸冻皴了。最怕下雨天没水吃,最怕队里分粮拿不回来,最怕孩子生病,怀里抱一个手里牵一个到公社卫生院看医生。

知青生活如同一首励志的歌。一个接一个的艰难困苦,给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习惯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使我变成了有阳光就灿烂的人。一九八零年包产到户后,全家三口人分得十亩山地,全部种上小麦,由于学会了耕种,又懂管理,年年丰产,总产量达到四千斤,排全村第一,从此告别了没有白面吃的时代。到一九八三年我连续种了三年地,结余了四千斤小麦,全部卖给国家,在银行存了一千块钱。八年定期,到期本利合计两千三百元,从此我有了银行存款。说来也可笑,下乡第一年的春天袁华强,看见绿油油的小麦苗,我以为是韭菜,用刀割了一篮子准备当菜吃,社员看见了笑着说,“愣娃,那是麦苗不能吃”。当初小麦韭菜不分的我,如今却成了种粮能手。我性格活泼,爱说爱笑,无论在农村种地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我是出名的知青,人人都说,习家场出了个“金凤凰”。

一九八三年国家给我落实了政策,恢复了我的城镇户口,按政策也解决了我的两个孩子的城镇户口,我又变成了城里人。一九八六年在政府的关怀下我有了工作,成为灵台县生产资料公司正式职工。从此结束了我的十七年知青生活,直到退休。十七年的知青生活,大山深处的历练,使我懂得了农民,学会了农活,了解了农村,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我至今不浪费一粒粮食。学会了农村生活,没菜吃就自己种或者挖野菜,冬天贮存白菜萝卜,腌制咸菜。生活使我懂得了人要积德行善,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我平生热心助人,即便是在插队期间,生活最困难之时,我也不忘布施于穷人,救人于苦难之中,救人于饥饿之中。曾有一位落难的民族干部在村子里讨要粮食,别人给一碗我却给一升(五斤)。丈夫有一位远方亲戚上门要饭,我留吃留住,走时还送大饼面粉。同事说我是菩萨心肠。

我四次化险为夷,使我相信好人有好报。第一次在地边砍柴时,不小心落入半山崖,我惊慌之下,抓住了一个野枣树根,没有落入沟底。被社员们用绳子吊上来。第二次是在窑洞前挖土,窑洞突然坍塌,我急中生智,拉着女儿跑出来。当时尘土飞扬,邻居听见响声急忙跑来相救。我瘫痪在地,紧紧抱着女儿。第三次是我在窑里做饭,窑顶一大块土块掉下来,砸在砧板旁边的面箱子上,幸亏没砸在我身上。第四次是我妹出嫁,手扶拖拉机走到半路翻车了,十几个人都受轻伤。我丈夫坐在车后边,急中生智,来了个后翻滚,没有受伤。按照伊斯兰教教义,这就是善有善报啊。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我儿孙满堂,生活小康,享受着天伦之乐。与许许多多普通人家一样,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着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如今我们老两口依然坚韧,乐观面对,坦然处之,对生活对未来如同那夕阳熊熊燃烧,一片通红,透亮了内心的整个天空,就像昔日的知青生活一样绚丽多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00 2019 02 23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