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团支部书记竞选稿大海航行……岛屿上的生命个个都是传奇-三好BGI

大海航行……岛屿上的生命个个都是传奇-三好BGI无恨歌


在浩瀚的海洋里
星罗棋布的分布着许多岛屿
而在这些岛屿之上
生活着许多与陆地生物截然不同的独特物种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一个问题:
这些远离陆地的岛屿
许多都是通过剧烈的火山活动产生的
那么它们产生之初肯定是没有生命存在的
那么,现在生活在其上的许多生物
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究,在我们人为划分的几种类型的岛屿里,大陆岛相对靠近陆地,有的原本就是陆地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陆地的生态系统,和陆地的生物扩散难度也小很多。即便是新西兰这样孤悬海外的大型岛屿张鸿昌,其实原本也是古大陆上裂解出来的,在那个时候它上边已经有了和古大陆相似的生态环境,只不过后来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亚当桥”,有观点认为这是斯里兰卡原本与大陆联通的陆桥的残留(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人造的……),实际上很多大陆岛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与大陆联通,尤其是冰期时海平面下降,这种联通尤为明显,在上个冰期,英吉利海峡就是一片山谷末日暴徒,许多生物得以通过这种联通进行扩散
但是在远海大洋上生成的火山岛和珊瑚岛张文美,它们在诞生之初一定是光秃秃、不适合陆地生物生存的,虽然随着风化和降雨等过程,这些岛屿上也会出现土壤、淡水,但最大的问题是,它们被大洋阻隔,似乎很少有生物具有跨越大洋定居于此的能力。
可事实恰恰与我们想象的截然不同,许多火山岛屿上郁郁葱葱,且拥有许多独有的物种,储世新这些生物是如何扩散来的,就是一个很匪夷所思的问题了。

其实对于一些生物来说,到远洋孤岛上“殖民”,并不是多么难的事儿,因为它们自己就拥有主动扩散的能力。
这些生物大都原本就拥有了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但依然需要陆地环境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比如部分海洋哺乳动物(鳍足类的海狮海豹海象)、海龟、海鸟以及部分海洋爬行生物(比如保持卵生的海蛇,当然有一些海蛇是卵胎生可以在水中生产)都需要找到陆地来繁殖。当新的岛屿环境趋于稳定——火山岛不再喷发岩浆并冷却、珊瑚岛不再为潮起潮落周期性的淹没——这些生物就会逐渐的主动扩散而来,甚至某些岛屿因为环境适宜、缺少天敌,还会被这些生物视为最重要的繁殖地。

这座孤岛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鲣鸟产房

加拉帕格斯群岛的海狮和海龟

尽管弱翅鸬鹚虽然已经基本失去了飞行能力,但依然可能通过泅渡方式扩撒到岛屿上

而加拉帕格斯企鹅这样擅游的水鸟,则很可能是顺着洪堡寒流追逐食物的过程中来到火山群岛加拉帕格斯并定居下来

但毕竟不是所有生物都会游能飞,尤其对于几乎没有自主移动能力的植物而言,它们要扩撒到岛屿上就要依靠自然的伟力。
风是许多生物赖以扩散的方式,我们熟悉的蒲公英就是依靠风播撒种子,实际上许多蕨类植物的孢子、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种子无时无刻的环绕在我们四周的气流之中,如果一场风足够大——比如凶猛的台风,或常年吹拂的信风,就有可能把它们播撒到几千公里之外,实际上,许多大洋孤岛上的植物生态异常丰富卓一婷,就是风的杰作鄂邑长公主。

在熔岩裂缝里倔强生长的蕨类
一些小型动物也可以随风漂浮到很远的地方,比如体型较小的昆虫和它们的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大陆上也常有发现,一些工地挖出的水坑中原本并没有原生鱼类,但由于处于休眠期的鱼卵被风刮来,就造成了我们常常产生的“封闭水坑中的鱼是从哪来的”的困惑。
稍大一些的动植物并不能被风卷起,其中的许多是通过水路漂流来到岛屿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漂流植物就是椰子花心大坏蛋,它们的果实有致密的外皮可以抵御盐分的侵害郑艺飞。其他植物的种子虽然没有椰子这么皮实耐泡,被海水浸泡后发芽率会大大降低,但总有一些幸运的个体可以幸存下来。

甚至有一些植物是被连根拔起带到岛屿上的,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一些植物会因为飓风、洪水或山体滑坡等原因被冲到海里,它们就会随着洋流展开漫长的漂泊,这些植物的本体大多会因为盐分的原因死掉,但它们上边很可能已经长出了成熟的果实,而这就是它们殖民新岛屿的生力军。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漂浮在海上的植物身上甚至还搭载了一些乘客,比如小型的蜥蜴、鼠类等,这些动物乘坐植物残骸“筏子”,跨越大洋达到岛屿,如果这种生物拥有孤雌生殖的能力金美娜,或者在漂流之前已经完成交配,亦或者同期漂流而来的同类足够多团支部书记竞选稿,那就有可能在岛屿上繁衍出一个种群。这样的例子尤其以各类蜥蜴居多,在1995年,加勒比地区的一场风暴导致一些原本生长在法属海外领地瓜德罗普岛的树木被洋流带到了200公里之外的英属安圭拉,而在其中一根树干残骸之上,趴着15只绝望的绿鬣蜥……

一些鸟类有可能也是通过这些木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岛屿的,许多雀鸟尽管会飞,但飞行能力并没有那么出众,而且大洋之上缺乏让它们休息和觅食的场所(它们大多不以鱼类为食),就必须要待在浮木上,啄食树干上的果实来扛过这段漫长的漂流——当然树本身可能心里mmp了,你把果子吃光了,老子的殖民大业怎么办!
当然鸟类也不是白搭车的,因为鸟类自己本身也是许多其他生物的“便车”,它们身上寄生的虫类、羽毛上沾染的种子和孢子、或者消化道里未被破坏的植物种子都会随之来到新的岛屿。
实际上这样的搭便车在今天也时有发生,著名的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就把日本东部沿海的许多杂物卷进大海,其中不乏能漂浮的木头、塑料和橡胶制品,在15个月之后,美国西部沿海陆续发现了600多片从日本飘来的各类残片,从上边找到了将近300个物种(当然绝大多数还是贻贝、藤壶之类的海洋生物)阿米巴菌。其中最大的残片是一座从日本三泽漂来的重达188吨的浮动船坞,会不会有陆地生物跟随这个船坞到达美国呢?谁都不知道,因为这船坞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搁浅靠岸了,如果有陆地生物“搭便车”,它也早就登陆了。

从日本三泽漂到美国阿盖特比奇的浮动船坞
比这些“搭便车”的殖民者还生猛的恐怕要属肉身泅渡了。一些陆生生物水性并不好,但特别能熬,在被意外卷到海里之后,硬生生的漂上几个月不吃不喝,最终到达幸福的彼岸。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硕大的象龟,这种200多公斤的大型陆龟并没有它的海龟和水鳖远亲那样的水性,但得益于身体结构的优势,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在大约500万年之前,原本分布于阿根廷和巴拉圭的一种陆龟意外落水,就这么硬生生的漂浮了几个月,被洪堡寒流带到了加拉帕格斯群岛,最终演化出加岛象龟这一庞大族群。而在遥远的印度洋南部,另一些倒霉的陆龟一不小心掉到了海里,只得苦苦伸长脖子露出水面呼吸,随着洋流慢慢向亚达伯拉群岛靠近戴永革。

可以推断,象龟漂浮的时候,就是保持这个姿势——高昂着头部保持呼吸
实在难以想象,象龟这么庞大的生物居然可以在水中漂浮如此之久,但现在观察到的事实便是如此,前几年人们在海中发现了一只加岛象龟,根据身上沾染的藤壶来推断,它“下海”至少已经2个月了。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南美洲的象龟恐怕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的“移民”,它们真正的家乡在非洲。
当然肉身泅渡的距离并不一定这么遥远,有些火山岛屿距离大陆并不远夜栈,或者即便距离陆地很远但在中间还有许多岛屿可以作为中继,一些生物就采取了跳岛战术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几百个火山岛屿一线排开,呈现出一条链状,陆地生物首先扩撒到距离海岸最近的岛屿之上,而后又不断地向更远的岛屿进发。
这样的例子在远离大陆的群岛中也时有发现,上一段说到的加拉帕格斯象龟即是如此。由于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有多个岛屿都分布着象龟,而这些岛屿形成的年代有前后不一,所以我们现在推断这些象龟从南美来到加拉帕格斯之后,首先登陆了几个古老的火山岛,后来又通过同样的方式二次侵居到附近的一些后来才形成的新岛屿上。更有趣的事,在一些岛屿上,几乎找不到百岁以上的象龟,这似乎预示着它们殖民这些岛屿的时间仅有不足百年。当然,由于近几百年里加拉帕格斯群岛人类活动比较频繁,所以无法判断是象龟自己漂过来的还是有人把它带到新的岛屿上的。

因为岛屿上的生态位大多都是空缺的,一些适应性强的生物一旦侵居成功,就很容易辐射进化出许多占据了不同生态位的新种,尤其是在一些岛屿之上还拥有河流和火山等地貌环境,进一步分割了它们不同族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就更容易产生新的物种。
但是由于岛屿环境比较封闭,这些生物无法与外界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就非常脆弱,而且在大航海时代开始,随着人类对岛屿的殖民和开发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以及一些外来生物随着人类船只到来对原生生物的威胁,导致岛屿生物的灭绝速度远远大于陆地亲缘物种。根据统计,从17世纪至今,灭绝的维管植物当中有40%是生活在岛屿上的,哺乳动物的数据是50%,而到了爬行动物和两栖类身上,则达到了恐怖的90%。
我们应该想到,这些扎根远海岛屿的生物,它们的经历是多么的传奇,在它们无助的漂流途中,绝大多数个体都无法平安到达那点缀在浩瀚大洋之上的陌生岛屿,即便到达岛屿,这里也很可能并不适合它们生存,而活到今天的每一种,都是命运的宠儿和坚韧的斗士,它们本应该是关于生命的壮丽奇迹故事的主角,而不应该只出现在迅速消失的渡渡鸟、独孤老死的象龟乔治、一只猫灭绝一个物种这样的血淋淋的痛苦回忆里。
注: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漫步集”。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68 2019 04 14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