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宋亦阳徐志摩:一生多情诗意,志在摩登-快悦读

徐志摩:一生多情诗意,志在摩登-快悦读
宋亦阳《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是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循着徐志摩的足迹,走遍三大洲八个国家后撰写的徐志摩新传记。传记着眼于徐志摩人生定位的转换,以及他将自己定位为诗人后的种种努力和成就等这些“志在摩登”的历史过往。徐志摩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现代理想,这伤害了他周围的人如父母、张幼仪等;在爱情理想破灭后,他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的体面虫围入侵,也尊重和帮助摩登女性和知识分子,还挑起生活的重担奸人世家。这虽然让他英年早逝恶妇之春,但也成就了他的诗名流传。


志在摩登(节选)
一朝一夕一相逢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英国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桥旁,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这几句俊逸的诗行蔷薇法则。剑桥大学园内,绿柳扶堤,白云舒卷,且倒映在康河的柔波里,一片宁静幽谧。
近百年之前隋存毅,有位中国人曾负笈于此,他在此和谐的景致中闲庭信步王梦实,思自然之道,究天人之际许继丹,剑桥大学特为他勒石纪念。如今看来,这块纪念石的寓意极为恰当:1931 年之后,也就是徐志摩化鹤西去之后的数十年间,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牢牢确立,也恰如镌刻着他诗行的这块纪念石,将永远流传下去李西华。
现在,在西方世界提到徐志摩,除了世界文学学者或诗歌爱好者心领神会,颔首致意之外,大部分人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但是在中国,徐志摩仙逝近一个世纪之后,田宸羽他又一次跻身于国民诗人之列,其诗歌是中学和大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其肖像也化作风流才子的代表形象。因为其笔调纤秾绮丽,故常有评论家将他与约翰·济慈相提并论;又因其诗情感奔放不羁,故他又常被比作珀西·比希·雪莱。
李欧梵教授曾将徐志摩与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相比较七夜志贵,他认为二人都属于青鬓成名的文人,而且他们“相较于艺术,更醉心于生活”,都是“激情燃烧一代的代言人”。李欧梵还比较了二人婚姻情感的相似性。菲茨杰拉德的豪门太太,作家、舞蹈演员塞尔达罹患精神分裂,最后香消玉殒于疗养院。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也是一代名媛,她是京剧圈的知名票友,又是舞场交际达人,还以斐然文采名动一时;她也同样身染“重疾”,而这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婚姻。有所不同的是,陆小曼的痼疾是阿芙蓉癖(鸦片瘾)。
徐志摩在20 世纪上半叶曾周游欧美,且行且吟,再加上其个人情史跌宕起伏,引得公众哗然,因此他也被比作中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和这位美国同人一样,徐志摩也紧扣时代的脉搏,书写一代人的文学,在探寻现代性的大纛(旗)下奋力前行。
在很多方面,徐志摩的独特人格和人生选择是中国急剧变幻的时代缩影。彼时,中国一方面内省自身,反思其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中压抑人性的部分;另一方面又放眼寰球,从西方引进先进思想,并将其融入广袤复杂的本土社会。徐志摩自幼研习古籍,饱读诗书,接受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他又对域外的辽阔天地情有独钟黄长求。留学英伦的岁月里,他醉心于剑桥浓郁的人文氛围,沉浸于与英伦诗人等哲人的文人雅集,惊艳于英伦明秀的自然风光。他曾远赴美国、英国、苏联(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等,还曾造访印度、日本。他把自己的思想和热忱留给了所有的足迹曾至的国度,他也在和当地文人雅士的交游中受益良多。
在34 年的短暂一生中,徐志摩曾奋笔疾书,曾慷慨陈词,曾觅得知己,曾绮梦红尘。他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了极致。他的人生是一场盛宴,也是一抹凄凉。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93 2017 10 31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