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天天喝豆浆好吗假装在旅行-英国之文学篇-嗨小星球

假装在旅行|英国之文学篇-嗨小星球

英国文学的天空繁星闪烁刘楷俊,一、二、三……一起来数星星。
“瞧天天喝豆浆好吗,那颗眨巴眼睛的星是谁?”

1
杰弗雷·乔叟
“英国诗歌之父”
中世纪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
乔叟多次出使欧洲大陆,接触了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家使乔叟的创作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乔叟在这最后15年里从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创作。这部名著无论在内容和技巧上都达到他创作的顶峰,堪称文学体裁的宝库。他首创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所广泛采用,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乔叟的主要作品对梦幻和书籍的倚重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中世纪作家的时代特性晋红娟兵人要塞。《坎特伯雷故事》包括了当时欧洲的大多数文学体裁,如骑士故事、市井故事、悲剧故事、喜剧故事、传奇、圣徒传、历史传说、宗教奇迹故事、动物寓言、宗教寓意故事、布道词等等。乔叟把悲剧故事体裁引入英国文学尤其具有特殊意义。
有趣的是,“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正是出生在肯特郡的坎特伯雷王可昕。

2
威廉·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
谈英国文学怎么可能逾越过莎士比亚呢?
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在大多数文学史书中总能占据独立成章的绝高待遇。而几乎所有的英国演员都曾出演过沙翁的作品,对其中的对白信手拈来。
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他的 9个历史剧包括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之间连续300年的英国历史,场面之大实属空前,而作者也写得波澜壮阔,反封建、反内战,热情地歌颂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他的喜剧活泼多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仲夏夜之梦》(1596)和《皆大欢喜》(1600)又充满浪漫诗情,令人神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有趣的是,莎士比亚的妻子名叫安妮·海瑟薇,这与当今的著名影星同名。要说西方重名并不算稀奇,但神奇的是,影星安妮·海瑟薇的丈夫与莎士比亚长得极为相似:-D
你是否相信人世轮回?

3
约翰·弥尔顿
英国文学史上伟大六位诗人之一
家境较为殷实的弥尔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正是与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克伦威尔同时期,英国革命爆发尹兴良,弥尔顿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1660年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王政复辟。这时弥尔顿已经双目失明,饱受政治迫害,但他痛定思痛,把自己的一腔孤愤写进了他一生最后的三大作品许薇薇。首先是《失乐园》(1667),这首以人类祖先失去乐园的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史诗表达了作者的清教主义,而在对于撒旦的描写中则又倾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继之而来的《复乐园》(1671)叙述耶稣拒绝撒旦诱惑的节操,虽见平淡,仍多佳句。
同时出版的《力士参孙》是英文中最出色的希腊式古典悲剧,结构严谨而人物突出。作者写参孙双目失明,身陷囹圄,而仍力抗强暴,终于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当中有弥尔顿对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的回顾,炽热的情感溢出诗行,表示他依然壮怀激烈,不变革命初衷。在艺术上弥尔顿力求完美,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然又不失英国本色,在他的笔下无韵诗更具有庄严灿烂之美,表现了“雄伟的风格”。
他的大量古典主义创作,对18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有着巨大影响,其自由的思想也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吹响了号角。

乔治·戈登·拜伦
珀西·比希·雪莱
约翰·济慈
4
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
19世纪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而这三人有着无法隔断的联系﹐共同把浪漫主义诗歌带进了更广阔的境界。
拜伦﹑雪莱﹑济慈三人各有特色﹐但是都忠于法国革命的理想,拜伦是出于对暴政的反感,雪莱是着眼于未来的理想社会,济慈是由于憎恨这个使“青年脸色苍白﹑骨瘦如鬼”的残酷世界,在艺术上,他们都有重大的创新。
拜伦在他的杰作《唐璜》里一反欧洲旧传说,把主人公从纨子弟转变成热血青年,让他两度横越欧陆,通过他的眼睛见证了又评论了广阔的欧洲现实,而作者在本诗里对于口语体的运用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拜伦诗如其人,始终为自由而斗争,产生了超越英国和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上的重大影响。
雪莱的抒情诗情思专注而意境高远,《西风颂》(1819)鼓舞了当时和后世的革命志士,他的哲理诗探讨人类解放和理想的男女关系等重大问题﹐以议论入诗而诗句依然绚烂多采,他有志于复兴希腊式的诗剧,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20)里他师法埃斯库罗斯而又不取其懦弱,重申人的复兴的胜利,诗句挺拔,取得了辉煌成就高小攀。
而济慈﹐这个英年夭折的天才,在1819年一年之内,写出了他几乎全部最重要的诗篇﹕《心灵》﹑《夜莺》﹑《希腊古瓮》﹑《秋颂》﹑《许佩里翁》﹐每一篇都使人感染到年轻诗人是怎样不知疲倦地追求着美,然而这却只使他更憬然于当时英国无处不见的丑,使他明白“只有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苦难,而且苦难使他们不能安息的人”才能达到艺术巅峰。正是这对于“世界的苦难”所感到的切肤之痛使得济慈的诗篇不仅瑰丽﹐而且深刻。
三人画风相似,一定会有惺惺相惜之感吧,也让很多后来人对那个时代更加憧憬了。
5
查尔斯·狄更斯
关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何禹萱,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
“边缘人物”是英国维多利亚社会的一个现实存在,狄更斯是第一个注意到他们存在,并以同情和怜悯的语调把他们写入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这一反叛当时文学传统的精神及努力激起了社会对“边缘人物”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而且丰富了维多利亚小说的创作。
像他这样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主动承担起作家的社会责任的尤其难能可贵。正如高尔基所说:“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至今畅销,更被大量改编拍摄为电影和电视剧,他的15本小说中的每一部都已经至少被拍摄两次,如《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简·奥斯汀

勃朗特三姐妹
6
女性作家群像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掀起了“重新发现”历史上被遗忘的优秀女作家的浪潮,女性作家再度引起学者和批评家们的热切关注。
1775年—1817年,简·奥斯汀活了42岁,共有六部长篇小说问世。20岁出头,就完成了她最负盛名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初稿,其他还有《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
奥斯汀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由于奥斯汀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封建势力强大的乡村,加之家境殷实,所以生活圈子很小。这使得她的作品往往局限于普通乡绅的女儿恋爱结婚的故事当中,而她的作品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封建势力的观点。作品主要通过淑女绅士们的社会交际,日常对话来反映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标准。
尽管奥斯汀的作品被比喻为“两寸象牙雕”,也为一些人所诟病,但全球性“奥斯汀狂热”是不可阻挡,她的小说一部接一部地被重拍。2013年《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之际,继英国皇家邮政专门发行邮票纪念之后,钱今凡简·奥斯汀的头像将被印制在新版10英镑纸币上,以此向她致敬。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一家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史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不如。
至于说三姐妹的成就到底谁更高,则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见解来说,此处贴一段伍尔芙的评论供参考:
“《呼啸山庄》是一部比《简?爱》更难以让人理解的作品,因为艾米莉是一位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夏洛蒂以华丽热烈的文采述说“我爱”“我恨”“我痛苦”。就算她的感受更加强烈林德雄,仍跟我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然而《呼啸山庄》里没有“我”,也不存在什么女家庭教师和雇主,就算有爱情,也不是简单的男女之爱。广泛多样的观念激发了艾米莉更多的灵感……”
当然,以上这些作家只是浩瀚星空中的一小部分印钞厂招聘,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变化过程,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从自己喜欢的作品入手,也欢迎来和我交流哦。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79 2017 11 01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