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天房美域豪庭国之塊宝-皇家经典珐琅-七左堂

国之塊宝|皇家经典珐琅-七左堂
>欢迎关注“七左堂”公众号,更多精彩请扫描最下方的二维码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中国。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元末明初,高36.8cm王品荣,口径10.7cm,足径12.9cm。
瓶为后改器,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镀金龙形双耳风采铃,垂腹,双圈足张雪清。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极品骷髅,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出弦纹1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剃切绘里奈,上部饰缠枝莲6朵,下部为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等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上腹与颈衔接处口径不合而采取了外加套的办法黑帮盛世,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3部分原是由几件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瓶底款识应为改器时加刻道北人演员表。王翊丹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28.4cm,口径16.4cm,足径9.6cm。清宫旧藏。
觚铜胎鎏金云螭纹四出戟,阔口,体圆形,上大下小。通体以掐丝珐琅浅蓝釉为地,用单线勾勒缠枝莲纹枝干,串联多朵彩釉大花。颈部宝蓝地彩绘蕉叶纹内饰缠枝莲纹,器底无釉,足内刻双勾楷书“宣德年制”单行四字款。
此出戟觚造型端正,釉色沉稳纯净,鎏金极厚,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典型器物。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藏草瓶,明中期龙儿别传,高20cm,口径7.5cm,足径8.2cm。清宫旧藏。
瓶盘口,短颈,鼓腹,肩部装饰铜镀金錾花螭纹一对,圈足机场大亨3。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饰掐丝狮戏球纹,填红、黄、蓝、赭、绿等色珐琅釉,空间满布彩色祥云纹。足内镌楷书“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此藏草瓶花纹布局繁密,为明中期作品,口、颈及镀金錾花装饰系后配。
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生产继续发展,并在花纹装饰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装饰题材更为丰富,狮戏、海马及花鸟纹等比较流行宫心锁玉,但作品表面气泡增加,反映出珐琅质量的下降。

掐丝珐琅花卉纹菊瓣式烛台,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高9.6cm,盘径18cm,足径13.3cm姑嫂调经丸。清宫旧藏。
烛台铜胎鎏金,圆盘形,菊瓣式边,盘心置一宝瓶式鎏金长阡包雄伟。盘内壁掐丝珐琅天蓝地上压缠枝菊花纹。盘外壁及底蓝地上饰多色釉勾云纹,盘底中心绿地长方框内朱红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
此烛台为照明用具,共用了红、紫、宝蓝、天蓝、海蓝、白、黄、绿、墨绿、藕荷等十余色釉料,鲜艳明丽,是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的标准器皿之一。

 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图提梁壶,清晚期,通高18.4cm,口径4.8cm,足径8.2 cm、7.3cm。
壶体长方形,委角,提梁亦长方形,天房美域豪庭曲流施科升,底有随形圈足。壶身四面开光,开光内绘西洋人物图景。
此壶具有清晚期画珐琅作品的特征,胎轻体薄,釉料不够细腻,色彩不纯,描绘不精。

掐丝珐琅葫芦纹盨式炉,清乾隆,通高10.4cm南韩血战记,口径9.7cm,底径7.7cm。清宫旧藏贝鲁梅伯。
炉为盨式,扁圆腹,两侧有兽耳,盖上有铜镀金四螭钮,圈足下承铜镀金四兽面足。通体施天蓝色珐琅为地,盖面饰兽面纹,边缘饰葫芦纹及三角形等几何纹,炉身饰葫芦纹及变形几何纹。底部以蓝色珐琅为地力证逍遥,饰四朵缠枝花纹,中心镀金双方框内錾刻阴文“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炉为仿古青铜器造型,制作工艺复杂,掐丝工整,镀金光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果喜欢我们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更多精彩网游之神语者,请关注"七左堂"公众号
商务合作|交流加微信
13557717040

备注:此文由“七左堂”进行汇编,如涉及版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2 2018 10 19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