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太原五中吧国宝之路:从18元到40亿-饰迦

国宝之路:从18元到40亿-饰迦

扬州双博馆有一间国宝馆郝昭文,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虽然被透明的玻璃外罩保护着,梅瓶在灯光照射下还是闪烁着华丽的光芒。那瓶身通透的蓝色传递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特质,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它的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无价之宝当年只卖了18元。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
埋没民间:开价16元,18元成交
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国宝本是他家祖传之物张铁生近况。1976年地震震情紧张,因担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朱立恒瞒着妈妈和哥哥来到文物商店,当时收购人粗略验瓶后开价16元,最后以18元成交。
这个梅瓶传到他这一辈应当已是第六代,传说他的祖上几代都曾在朝廷做官杨诗雅,从宫中得到梅瓶后一直视其为家传之宝,每年只在年三十晚上才将梅瓶的画像挂在屋内瞻仰,事后又匆匆收封。他清楚记得,1945年他家住江都时错痕,曾有人以18石米作为交换向他母亲收购梅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还是被他的母亲拒绝了上口下巴。“文化大革命”时期花市枣苑,他的母亲为保护梅瓶不被抢夺破坏,还用黑墨汁把瓶上的白龙纹遮蔽起来,用棉布包裹着藏于床下。
冷落:被误定为清代瓷器
由于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所以误定此瓶为清代瓷器,于是长期置于店内并未给予重视。一次郑秀康,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蓝釉白龙纹梅瓶,沈先生对梅瓶的时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到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引起扬州文物商店及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
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时,扬州的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首次亮相,引发了国内众多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价格购得了这只宝瓶。
辉煌:从3000元飙升至3.4亿、40亿元
扬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鉴定,一致确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蔡均 ,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好多人谈论的是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当初转让得如此廉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亏大了。记者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心中对朱立恒先生充满敬意。对他个人和家庭而言,经济上是亏的,但他将一只最完整的国宝留在了扬州,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如果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出手,经济上完全可以多加几个零,但也许就不会陈列在扬州,也许就没有这么完整。

梅瓶孪生兄弟有多少?
3件说:
扬州博物馆网站资料:据冯先铭先生说,国内外保存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仅见三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北京颐和园管理处,而唯见扬州博物馆的这件梅瓶比前两件梅瓶高出约十厘米。这是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的我国稀少文物。中外古陶瓷研究者、专家、学者凡来扬州无不欲一睹为快,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

北京和巴黎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都有瑕疵,北京的瓶身有裂痕,巴黎的龙头部分烧制时就有瑕疵,只有扬州的这一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的稀少国宝。
5件说:
程美东在2006年11月2日的《人民政协报》撰文《蓝白相映写新篇———我所见过的一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文中说,元代景德镇烧制的蓝釉白花瓷器中,尤以蓝釉白龙纹梅瓶最为珍贵。这种梅瓶据已公布的共有五件,其中以江苏省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为最大,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4厘米。另外四件,一件藏于颐和园,已有破损;一件早年流往国外,现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于2000年,由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出,属谁家之手不详;还有一件前几年在上海《新民晚报》介绍刊登过,被张宝权先生所收藏。
6件说:
2010年8月18日,《长江商报》刊发了《蓝釉白龙纹梅瓶现江城?》一文,武汉收藏家联谊会古玩专委会主任吴兴平在武汉一收藏品市场购买了这件“黑釉青花白龙梅瓶”。这件梅瓶比扬州博物馆的梅瓶略大,可惜的是底部断裂了一截,瓶身也是碎裂后粘合而成。如果算上这件,此类梅瓶就有6件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珍贵?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之美,在于其生活美、艺术美和技术美。
艺术美: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典型的元代梅瓶样式。从造型上看,它将丰肩修腹的弧线斜收至胫部时吴文瑄,又以弧线外撇至底边。这样的梅瓶肩部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整体感觉修长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梅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工匠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着美,这种比例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器型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梅瓶瓶身之上描绘有神龙出水、驭云而行的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艳丽,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器身通体施钴蓝釉,釉面可见橘皮纹武陵山剿匪记,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幽雅,闪耀着如蓝宝石般的色泽,光可鉴人,精美异常。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这件梅瓶上所刻划的龙纹,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蓝釉点饰的龙眼,鞠敬伟怒目穹张,炯炯有神,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猛兽侠第一部,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
生活美
梅瓶出现于宋代,初名经瓶,后在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中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此后约定俗成,便将这种小口、丰肩的瓷瓶称为梅瓶。随着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明清时期逐渐把梅瓶作为一种陈设瓷,有时也作花瓶用。至今,景德镇烧制的各式梅瓶,作为大众家居陈设品,仍不失为装点美化生活、平添生活情趣的常用艺术品。
技术美
霁蓝器是元代出现的新品种。霁蓝釉是一种添加了钴土矿料的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温度下一次烧成。据文献记载,当时霁蓝器的废品率较高。烧制这种产品的时候,窑炉中必须是还原气氛,且窑温要控制得当。温度低了,釉色发黑,温度稍高就会出现流釉现象。烧制如此完美的大件梅瓶,需将瓷坯置于最好的窑位,烧造优质的产品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也需要很好的运气。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代表了元代景德镇同类器物烧造的最高水准,令人惊叹。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挖菜窖挖出的明代玉杯,牵出一段离奇姻缘(附视频)
一位日本女藏家刘灿梁,用中国文物撑起了她私人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中国的8000件文物救活了一座荒凉的美国小城!太原五中吧
8代周天子王陵,国宝文物被外国人盗掘一空,看完心在滴血!
寸土寸金的古墓——庞大家产无人继承,只能将其带入墓中
那些顶级藏家的古玉最终都去哪了?
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还原一个极度奢华的王的生活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清宫后妃的极致奢华
捡漏——有“眼”也要有“胆”
匠心独具琢美玉 千秋万世不停休
玉藏镰仓 悠古砡璜
65件清宫旧藏古玉带你感受灵性之美
美国沉船上打捞出的宝藏,重达21吨黄金重见天日!
考古故事:揭秘百年前红山文化离奇发现史
你不可错过的25件上古之玉
封藏法门寺地下千余年,一套世界惟一珍宝重见天日草裙舞串词!
去台北故宫,这些玉器珍品千万不要错过!
百年前外国人影像记录中的清朝皇帝
四个盗墓贼的离奇死亡引出了一座千年古墓!(附视频)
故宫藏宝录,天下奇珍尽在此!
一座150吨重的中国古墓竟被搬到外国博物馆,真是令人称奇!
震惊世界的南越王墓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看看古代的吃货们有多雅致
明代茶艺界大咖和他们的壶!
看看这些文房器物,那叫一个雅!
以图为据,古玉之美摄人心魄!
古玉沁色纷繁,如何才能“慧眼识珠”?
一簪一花理云鬓 三生三世情意浓
清朝珠宝就这么潮了,让我情何以堪?
千古“饰”变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汉代玉器赏析
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古玩鉴定家?
皇家奢靡——故宫御用金银器赏析
仗剑天涯玉作伴——古代玉具剑赏析
破茧成蝶——玉韘演变之路
一灯照破千年暗——古代烛台之美
高清大图下的古玉纹饰——每一眼尽是沉醉
微距下的高古玉
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明代发簪赏析
马未都:私人藏品全部捐出,一件也不留给儿子!
中国绝美配饰 ——点翠
郭沫若力主挖掘定陵,制造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
楚玉作证 带你回眸先秦璀璨文明
各大知名博物馆藏精品欣赏(80张精美图片)
温婉之美和切身之痛——流失的国宝
案头青松绕,掌中美扇摇---精品扇面与盆景赏析
中华之殇——美国史密森机构收藏的中国国宝
从巴黎芳登广场穿越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法国古董珠宝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史海寻珍---从紫禁城到海上丝绸之路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合集——感受战国时期的辉煌
东陵大盗秘密档案 : 80多年前南国英雄传,孙殿英盗清东陵全过程揭秘!
未解之谜:3700多尊古泥塑藏身陕西水陆庵450余年,表情无一雷同
揭秘收藏大咖马未都的十件顶级私藏,件件都是无价之宝!
民国最精致女子:此后再无大家闺秀
57岁北漂,67岁买房,83岁当爹,从木匠到巨匠,解读齐白石的时代
阅不尽春秋风韵 赏不完高古美玉
▼欢迎关注[饰迦]微信公众号:shjia2017
▼推荐[古玉鉴赏]微信公众号:guyuwanjia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49 2018 04 02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