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审计法华新语:奴役之路﹝一﹞ 1637年荷兰花奴的钱,是否存入了英格兰银行?--世界新语

华新语:奴役之路﹝一﹞ 1637年荷兰花奴的钱,是否存入了英格兰银行?|-世界新语

文丨华新语 图丨网络 来源丨世界新语
ID:WorldNewVoice
阅读
7
分钟
关键字:奴役之路 荷兰花奴 英格兰银行
编者寄语
下图来自朋友圈:

看过上图的朋友,多半对当前层出不穷的所谓“金融”和“投资”把戏有所体会,尤其是那些被套路过的。近20年来,随着房价的猛涨,有太多中小微企业、普通工薪家庭、普通劳动者,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近20年的辛苦,还不如当初咬咬牙买几套或贷款买几套房子,肯定比辛辛苦苦20年搞实业、工作、打工,要赚得多或存得多。
从单个个体或家庭或企业主的视角来看,的确如此。正因此,所以上图会被许多深有感触的人们传播。这背后,是人们普遍对通过房地产进行金钱和财富转移的不满或强烈不满。
尤其是最近几年,有人打着互联网、互联网+等等名义,玩着金钱和财富转移的老把戏,有的人从无到有、有的企业从无到有才几年时间,就上市甚至市值几百亿还可能是美金。
许多人以为,此类套路,此类人奴役人的现实,是最近才猛然兴起的。然而,只要放眼历史,几百年来,此类把戏,甚至比这更疯狂得多的把戏,早已精彩上演过了:
奴役之路:从荷兰花奴到中国房奴
﹝一﹞
1637年荷兰花奴的钱
是否存入了英格兰银行?
1 1637年:荷兰花奴与荷兰王国的历史宿命
十七世纪初的荷兰,俨然是欧洲新的“海上霸主”。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后,凭借领先的造船技术,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606年,荷兰在马六甲先后击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
当时,荷兰也是郁金香主产国。欧洲宫廷的达官贵人们,在社交场合以佩戴一枝上等的荷兰郁金香为荣。市场需求驱动了投机商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1634年,在新成立的行会推动下,郁金香价格不断上扬。以致荷兰全国上下,无论贵族、市民、工人、海员,还是农民、马车夫、仆役、清洁工 ……,几乎全民都变成了郁金香栽培专家。1635年,最名贵品种的一株郁金香价格为1615弗罗林币,堪比12头公牛或5000公斤奶酪审计法。到1636年,最名贵品种的一株,竟以4600弗罗林币出售,西川茂而且买主还需额外支付一辆新马车、两匹马和马具。这个价格,足以买下一栋阿姆斯特丹市区的宅院,因为当时人均年收入才不过150弗罗林币。
同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专门开设了郁金香交易市场。期货、期权、交割、看涨、看跌、买多、买空、杠杆 …… 等等类似二十一世纪人们耳熟能详的投资概念也被引入了。与此同时,欧洲大量热钱流入荷兰,共同参与炒作。1637年周君梦,在大量逐利投机资本的强力推动下,郁金香价格再次上涨数倍。其中,涨幅最高的某些品种,与上年同比价格涨了59倍。为了鼓励人们的交易“热情”,不动产也允许被抵押,以方便各类投资者参与炒作。荷兰全国上下,由此陷入了集体疯狂。
1637年2月4日,发生了迄今为止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悬案。上午,在阿姆斯特丹及各地交易所里,郁金香交易正常地进行着。突然,有批人将所持的郁金香交易合同抛售一空。随后,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抛售郁金香合同,因为谁也不想成为最后一个“花奴”。其后数日,郁金香投机交易市场完全崩溃,某些品种的价格跌至仅有最高点的二十万分之一。同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只得终止了所有郁金香合同交易。
此后,民间关于郁金香的债务纠纷案堆积如山,法庭却无力审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在金融浩劫中倾家荡产琉璃夜 。当时欧洲的金融中心,正在崛起的“海上霸主”荷兰,由此遭遇了极其沉重的打击。金融泡沫的破裂,导致荷兰陷入国家混乱和长期萧条,严重影响其经济和综合实力,并间接导致此后荷法战争、荷英战争的失败,荷兰从此走向了没落至今。这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金融泡沫。这就是荷兰王国的历史宿命。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与其说郁金香事件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金融泡沫,不如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金融创新”的方式,实现了少数人对一国乃至多国财富的合法的公开的大洗劫,实现了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财富的野蛮的无耻的大掠夺。
作为零和的金融游戏,有人亏掉多少,就有人赚了多少。在郁金香泡沫中,哪些人赚得最多?这显然是个很秘密的事情。这正如同想了解,是哪批人突然“先知先觉”地将所持的郁金香交易合同抛售一空?这显然是个比天还大的秘密。
荷兰花奴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2 欧洲的“金融创新”,促进金钱及其所代表的财富在欧洲国家间的自由流动
显然,荷兰花奴的钱及其所代表的巨额财富,悄然转移到了那些玩金融和投机交易的行家里手们那里去了。这些在历史上不显山不露水的行家里手,是欧洲金融业兴起的鼻祖,也是欧洲金融业创新的大师。这些“金融创新”,包括汇票、证券和银行等。
虽然历史上最早的汇票来自穆斯林世界,但是却成了犹太商人和犹太金融家之间广泛使用的信用工具。作为欧洲国际贸易的主要中间人,犹太商人大规模地使用外汇。郁金香泡沫时期,荷兰在法律上认可了汇票背书制度,这更加促进了信贷体制的发展,并促进了金钱及其所代表的财富在欧洲国家间的自由流动。从十六世纪开始,欧洲的证券业是犹太金融家和犹太经纪人的天下,可背书转让的流通汇票被广泛地使用,无论是在威尼斯,汉堡,维也纳,斯德哥尔摩,伦敦,还是在阿姆斯特丹。

相比汇票和证券,银行更是欧洲“金融创新”最重要的产物。数百年来,银行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早在1400年,威尼斯将首个许可证颁给两位犹太富豪,允许其设立欧洲最早的银行,但是对欧洲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深刻历史影响的银行,却是英格兰银行。
有了牢靠的银行,金钱及其所代表的财富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就有了合法的“蓄金池”。这让操控富可敌国金钱和财富的那批人,可以从此摆脱被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随意洗劫的命运了。英格兰银行就是这样的银行,300多年来至今依然很牢靠。
为什么英格兰银行对欧洲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深刻历史影响陪游玩网?
3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设立,驱动了日不落帝国“辉煌”历史的车轮
要谈起英格兰银行的设立,就不得不先听一段小插曲: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如何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英国国王兼荷兰执政”?
十七世纪大部分时期,英国疲于应付国内王权与教权、国王与议会、国教与天主教、王公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与荷兰的争霸战争。到1688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支持天主教复辟,引发国内绝大多数新教徒的反对,而且强行镇压反对派,草率解散议会,闹到了举国上下众叛亲离的地步。
在英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原议会中的几位实力派人物秘密商讨:从荷兰邀请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三世)回到英国,共同担任国王,以逼迫倒行逆施的詹姆士二世退位。当时,38岁的威廉三世正担任荷兰执政,颇得民心。而且早在1673年,23岁的威廉三世临危受命,担任荷兰陆海军统帅,击败了十多万英法联军对阿姆斯特丹的进攻,成为“护国英雄”。显然,这个逼宫方案是唯一既不用冒弑君之险(1649年,贵族、议会、军队和民众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后,因为群龙无首,引发了几十年的军事专制和国家混乱),又为英国各利益集团所共同接受的折中调和方案。
威廉三世欣然接受了邀请,亲率万余荷兰军队,在情报、后勤、天气、内应、英军倒戈等因素的助力之下,成功跨海登陆英国,并一举攻占了伦敦。尴尬的岳父大人国王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至法国。接管英国后,威廉三世与英国议会达成一致:由议会做主,来宣布原国王詹姆士二世退位,威廉三世和玛丽夫妇共同担任英国国王;新国王须接受议会通过《权力法案》。这次“光荣革命”,形成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基础。虽然威廉三世成为历史上唯一的“英国国王兼荷兰执政”,但是此后300多年来,英国议会权力始终高于王权。
威廉三世的顺利登基,离不开许多在幕后为他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的“英雄集体”。其中,包括他在荷兰的好朋友:梅迪纳(首位公开受勋封爵的犹太商人),达?柯斯达(著名的犹太银行家和珠宝钻石商人)等。威廉三世到英国“上任”后,他的好朋友梅迪纳和达?柯斯达等也同时搬到英国“上班”了,继续作为他的左膀右臂。
威廉三世在英国正式“上任”后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和法国开战。非常无厘头的“英(携手荷)法八年战争(1689-1697)”,打得异常惨烈,劳民伤财。战争使英国财政严重亏空,仅1693 和1694两年罗玧宣,就亏空约340万镑。英国不得不以国家税收为抵押,向肯解囊的有钱人高息借贷,这导致政府债务迅速增长。到1693年底,英国政府已欠下约600万镑的债务,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
又到了英国历史的关键时刻,亟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威廉三世,不得不听从操控金钱的金融家和银行家们的“集体”意见,不得不做出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设立英格兰银行。

1694年8月,英国政府与金融家和银行家们约法三章:第一,由金融家和银行家们与政府设立一家私人银行,即英格兰银行,根据出资比例占有银行股份和权益(拮据的威廉三世或英国政府,如果确有部分股份占比,其具体占比数额,请读者自行脑补)。第二,银行承诺,立即将全部资本作为贷款向英国政府提供,总共120万镑,年利率8%,以解燃眉之急。第三,银行从政府获得授权,发行银行券(相当于英国的法定货币或纸币的前身),发行总额不超过其总资本(120万镑)。
显然,设立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皆大欢喜的事情:其一,操控着全欧洲财富的金融家和银行家们马上众筹了120万镑贷款给政府,国家渡过财政危机,威廉三世有军费继续和法国作战。其二,金融家和银行家们虽然付出了120万镑,但是作为回报,从此合法地掌控着未来的英国中央银行,这显然是做成了一桩赢得“未来300年”的好买卖,而且仅凭8%的年利率,就足以保证12-13年内使本金回本。其三,也是最“创新”和最“神奇”的地方,虽然现在看来极其普通和平常:银行向公众发行120万镑银行券,这相当于公众手里凭空多了120万镑纸币。
把英格兰银行最“创新”和最“神奇”的地方,说得再透彻一点贾兆冀,那就是:金融家和银行家们与威廉三世和英国政府做成了一大笔双赢的好买卖,但是交易双方最终几乎什么都没有付出,哪怕是1个英镑。最终掏出120万镑,支撑这桩“完美”交易的,却是英国公众,以及那些认可英格兰银行券,愿意为这张纸(币)进行交易并提供相应商品、服务、劳动或价值的所有人,无论交易者是属于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冠冕堂皇的“空手套白狼”戏剧材料。
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了英国的货币发行权。随着当初的银行券演变成了正式的纸币,英格兰银行也成为了英国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就这样,在欧洲国家间自由流动的金钱及其所代表的财富,终于有了合法的“蓄金池”。而且这个“蓄金池”非常牢靠,只要英国存在一天,它就不会破溃或倒闭。
伴随着英国的对外征战和殖民修士记,更离不开缔造、守护和掌管“蓄金池”的金融家和银行家们的“洪吸之力”,英格兰银行将欧洲乃至世界的金钱和财富源源不断地吸纳进来,持续支撑着新兴资产阶级对王公贵族和封建势力更加彻底的碾压,大力推动着英国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向全世界更广泛地殖民与掠夺姬恋无双,从此驱动了日不落帝国“辉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4 荷兰花奴的钱,是否存入了英格兰银行?
现代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英格兰银行对欧洲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深刻历史影响。因为从十七和十八世纪英国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来看,虽然仅有法国的一小半(法国人口近2000万美一天美发网,是英国的三倍),但是英国却最终战胜法国,取得世界霸权地位。显然,这和英格兰银行代表的金融力量的鼎力支撑,有着必然的关系。
遗憾的是,现代史学家们少有去研究1694年英格兰银行设立,和1694年另一位英国国王、共治者玛丽(威廉三世的妻子)驾崩,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也不会有人去研究,为什么1698年英国设立伦敦证券交易所了。此外,更不会有人去过问打完法国的威廉三世,1701年继续攻打西班牙(威廉三世1702年驾崩)蓝闺,这样充满戏剧般“战斗”激情的心路历程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夫妇更像是历史剧情中,早已被“神”设定角色的阶段性演员。威廉三世是充满神奇力量、获得神奇帮助、缔造神奇“蓄金池”的首席“掘池者”。玛丽却是神奇“蓄金池”大功告成后的首席“殉池者”。

那批在荷兰郁金香泡沫中因“先知先觉”而“洪吸”巨额金钱和财富的人,他们这些玩弄金融和投机交易的行家里手,想必其中不乏此后成为金融家和银行家的人。金融家和银行家们,是不会让哪怕1弗罗林币或1英镑“在自己口袋里面过夜”的,尤其是有了英格兰银行这个牢靠的“蓄金池”之后。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而言,1637年荷兰花奴的钱,是否存入了英格兰银行?我们的回答:是!但不是荷兰花奴所有的金钱,更不是人类奴役之路的终结。
【 旧文重发,《奴役之路》下期待续 】

[欢迎关注]

世界新语
World New Voice
时政观察 社会评论 旧史新解 文艺杂话
专栏作者:张文木 边芹 潘维
[关注公众号,读精选文章]

关注田翌臣,是关注现实
置顶,是重视问题
转发,是欣赏立场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23 2019 06 28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