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初一饺子初二面彭斐:客观平衡构成了新闻真正的生命力 财经记者访谈录2018⑦--山大南路27号

彭斐:客观平衡构成了新闻真正的生命力 财经记者访谈录2018⑦|-山大南路27号

《山大南路27号》
创办人、总编辑:周树雨
投稿邮箱:shuyu365@163.com
人物简介
彭斐,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新闻学专业2003级学生,2006年大四即开始了7年半的北漂,先后就职于《华夏时报》《记者观察》《每日经济新闻》,同时也是多家中央级媒体特约撰稿人,2013年底任《每日经济新闻》驻山东记者,同时兼顾华北、华东、东北等区域内突发及深度事件调查,先后参与黄岛爆炸、辉山乳业黑天鹅事件、长生生物疫苗造假等事件报道。
一、早年经历
从新闻学子到职业记者的转变
山大南路27号:您好,我们知道您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子,然后现在从事的也是记者的行业,可以和我们聊聊您对新闻兴趣的起源吗?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呢?以及在毕业之后,是什么让您选择了记者的工作呢?
彭斐:我是2003级,选择新闻有偶然性,当时前两个志愿报的是经济和金融。说实话,我在上大学之前性格比较内向,选这个专业也是希望能够改改自己的性格。读了新闻以后,也确实明显感觉到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变多了,也喜欢和别人交往了。
至于进入新闻行当,其实有点小纠结,但很大程度上还是顺理成章的。大四的都要出去实习郗慧林,实习的时候很多同学不认识报社和媒体,因为当时这个(媒体)圈还比较窄,真正想接触或者进入这个圈子并不那么容易。
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当时还在做社会新闻的《华夏时报》实习了三个月,后来又在那里见习。不过不幸的是,后来因为投资方的问题,随着大部分采编就离开了郭小俊。
之后我在清华继续教育学院呆了半年,2008年1月去了《记者观察》杂志社,算是正式开启了记者生涯。
山大南路27号:您经历了哪些实习工作呢?在实习过程中对您帮助最大的经历是什么?
彭斐:实习的时候都在跑热线,比如说车祸,这就已经算是大新闻了,一般都是谁家漏水啦、哪个老太太出门又忘记关煤气灶啦,就是这种新闻。
为了找线索,我和老师经常出去“扫街”,也就是找线索,现在因为自媒体发达,可能都不这样做了。如今获取线索很方便,大多依靠网络,但当时更多的是依赖热线,很多老百姓会打电话过来,报社也会安排人值班接电话,有线索之后再分配下去。
实习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也奠定了之后的工作基础。尤其在大学里,大家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东西,最开始也只是临摹一下,实际操作起来,你会觉得和学校里教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在外面跑新闻,可变度很难掌控。这些都是学校里的学习很难带给你的。所以我到现在都还是很庆幸有那段跑热线的经历。
从一开始“扫大街”,然后慢慢地去接触教育张家祯,现在我还兼着钢铁、工业等好几条线。平时写东西的时候,能感觉到稿子比较有血有肉,其实也是当时(跑热线)奠定的一个基础。
山大南路27号:那您是如何进入财经记者这个门类的呢?能和我们简单聊一下您的职业发展路径吗?
彭斐:现在跑财经是自己选的。因为我在那个杂志社待了有四年,也在考虑换个单位。当时在北漂,首先考虑的就是收入,社会新闻等方面的收入就比较一般。
另外也是希望在事业上能有一个变化,换一个领域。那会儿财经才刚刚兴起,我给现在的单位投了简历。其实在那之前已经有一家单位给我开出了不错的工资,但当时《每日经济新闻》要闻部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一起谈谈。
我也就当着开出高薪的那家单位的负责人的面说,“有家财经报社想找我过去谈谈”。当时他也支持我——那个领导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现在我们还是经常联系。
换了一个领域之后,从财经这个领域开始,起点就高了。虽然还在新闻领域,但是来了以后,明显感觉工作节奏、接触的人的层次和知识面,都要有一个质的提升。
在进入《每日经济新闻》之前,我其实在给另外一家报社供稿,也是财经版,那个时候跟着朋友出去采访余梦婷,得到了一些锻炼。当时并没有系统学习过财经方面的知识,系统学习还是在正式入职之后。那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看一些财报分析等比较专业的、感觉一般是会计师才会看的书。
换领域之后的确感到有些吃力。刚开始跑要闻,其他同事可能五六点钟就下班回家了,我得待到九点多。刚开始主要就看其他同事写的稿子,看自己领域负责的网站。
我是跑教育、农业、铁道——当时铁道部还没撤,这几个口的。这些领域的网站上会有一些政策性的东西,我会一直去关注,然后去分析九岁小凤帝。时间长了之后就发现自己对数字敏感了,当数字差别悬殊的时候,自己也会有感觉:可能是一条线索,有继续深挖的余地。
二、变换领域
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的跨越
山大南路27号:能谈谈您第一次独立选题、采访并成稿的经历吗?初一饺子初二面从社会新闻转向财经新闻的过程中,您有什么体会?您是如何转变思路的呢?
彭斐:我第一次独立选题是刚进《每日经济新闻》半个月左右。当时在甘肃平凉有一个牛奶中毒事件,我自己订了机票赶去现场。这好像也是我们单位头一次让一个刚入职的记者出去做调查。
当时坐飞机从北京飞到兰州,抵达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天亮后又坐了五六个小时的大巴到平凉,抵达时是下午了——那时候中央台的新闻刚播出来有半个小时,我进村里刚好到了中毒事件最严重的农户家里,家里六口人有四个中毒,都是喝了他们村里一家奶场的奶。
当时的调查包括采访政府、学校、医院,不到两天时间。成稿是在第二天下午,写稿子也是基于之前在《记者观察》做调查的经验。但是那篇稿子主任给改了有四五次,我自己也改了几次。我那会儿写稿子还是依照以前写社会稿的思路来写,现在看来,稿子拖泥带水得太厉害。要是现在让我写,一定不会写成那样。
社会新闻稿和财经稿的主线不同,受众也不一样。社会类的稿子老百姓看得多,他们可能对一些细节的东西关注得更多一些。但对于财经类稿子来说,在开始时必须确定一个可以从头贯穿到尾的主线,而且主线也是文章的核心,就像是一棵树的主干。不能让其他的树枝生长得太厉害,那样会扰乱视线,让稿子看起来没有魂。
中间的转变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过程。当时正值五一,我回老家订婚。负责人前一天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去一趟淄博,因为当时华北在闹油荒,淄博则是汽柴油炼厂聚集的地方。
当时是订完婚第二天就去了。那时还没有直达的车,我买了从兖州到桓台的站票,半夜才到。第二天一早就到炼油厂采访,那篇稿子写完后——可能是那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在写油荒的稿子的时候,突然间就开窍了。
对于那篇稿子,从标题到各个部分,领导基本上也没改。那篇稿子也是奠定我后来转正的一个基础,可能也是因为当时那个选题财经味儿比较足。
这篇稿子离刚刚说的甘肃平凉牛奶中毒事件大概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中间基本没怎么写稿子,当时也是不知道怎么做选题。
山大南路27号:您认为自己所经历过的采访中最大的困难有哪些?您有遇到过采访对象特别不配合的采访吗?那是怎么解决的呢?
彭斐:困难经常遇到洪子晴,类型也有很多。比如说平时打电话的时候,一些企业的高管会不接电话,更不用说见面了。昨天我打电话给一个企业负责人,他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接。后来我发了条短信表明身份,这个人直接就把我拉黑了。这种情况我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也没必要呈现到文章里,因为也没证据。但是可以把“电话一直在通话中”的事实写进去。之前不管是在山东还是在北京,大多数人都还是能当面聊聊的,不少之前做调查时的采访对象,现在和我都成了朋友。
做调查报道,首先记者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一直是单一视角,很多时候也得考虑到当事人所处的立场。也许公众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对他们有很多刻板的看法,但是当我们站到他们的立场,其实也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处。
站在不同立场考虑问题不仅是为了平衡,更是为了全方位、更立体地展现事实。其他专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后,在角度上可能会比较偏激;但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按照老师说的,包括实习时候老师说的,做调查报道需要冷静。
在学校的时候可能体会不到。真正在操作过程中,记者的立场如果不摆正,笔锋刹那一歪,就有可能给企业或其他采访对象带来难以挽回的舆论压力和经济影响。尤其是在财经行业,不公正的报道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可能会有毁灭性的影响。
其次,你得把准备工作做足了,先从外围去获取一部分信息,比如说贴吧、论坛、他们公司的公众号,甚至是他们公司的工作群——其实在网上都能找到,也很好打进去。这样就可以从底层员工处打听到一些外围的信息;再就是和采访对象接触的时候,最好能和他们当面聊,因为有一些问题在电话里很难说清楚,当面聊聊,双方的气场就能缓和下来。因为我们的报道不一定就是在针对他,而有可能会帮助他,和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可能会好一些。
山大南路27号:“新闻无学”的概念在业界和学界一直引发着持续的讨论,您作为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新闻工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您的专业知识在您进行专业操作时有多大的帮助和作用?
彭斐:我认为新闻记者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就像是那些半路出家的和科班出身的,两者在实际操作上差别很大。比如说新闻理论,像我们这种新闻传播学院出身的,一开始老师就会教我们“5W”理论,就算到现在,做所有的稿子首先要考虑的也都是这些要素。包括当时看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写作理论,到了报社,一些中层高层都会很看重这些东西。
一线记者也许把稿子做好就行了,但当我们把视线向上移,站在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来看,有了那些理论会让你的实操变得更容易,也更容易形成体系。
比如在新闻策划中小阿火,策划并不是了解了信息之后就能够做出来的。做策划时,脑子里必须有一个立体的结构,就像建房子一样,需要有各种支撑物。这些在当时上学时没有什么体会,但是在工作之后就会觉得很受用。上学时大家对理论课都不感冒,但后来从事了新闻工作的同学就会知道,这些东西还是很有用处的。
山大南路27号:一次成功的采访最必不可少的有哪些因素?
彭斐:一次成功的采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其实采访的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得看真正调查时的机遇,你遇到什么人,和他们怎么聊,聊什么。
尤其是在做调查时,你事先建立起的主线与什么有关,或者说整个骨架是怎么搭建的,对于后来的采访十分重要。而真正采访到的细节可能只相当于树木的一些枝叶。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枝叶,让读者看到你的骨架,这才是稿件的灵魂。骨架的搭建主要依靠的是前期工作,并且骨架不是开始搭建之后就一成不变了,它要随着你调查的深入发生一些改变。
当然骨架的构建也不是你一个人来完成,现在干什么事情都需要团队了。比如说做策划,一个人会很累,花费的时间又长。
在这个新媒体泛滥的时代,时效性变得尤为重要。做报道仅靠个人的力量,由于精力和时间的限制灵歌百篇,很多时候可能导致滞后。而当一个团队面向同一个题,好几个同事一起参与进来,领导给你把把关,大家在一个群里互相碰撞,这样出来的东西会更好、更精彩。
山大南路27号: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经济新闻的敏感性?
彭斐:首先你得经常关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包括新闻联播发的一些政治风向。其实新闻线索很多,每天上交所、深交所都会发很多公告,从中找到线索并不难,关键是得把握住政治风向。可能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新华社一篇稀松平常的通稿,他们的内容就明显彰显出近期国家对一些财经事件的政策风向。
山大南路27号:平常您会关注的媒体/经济新闻媒体有哪些?如果要做推荐的话,您认为有哪些财经媒体值得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关注?您如何去评判一家媒体/财经新闻的优秀与否?
彭斐:对于学生来说,《经济观察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本身也是山东起家的。我们当时是看《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平时也会看看《财新周刊》《南方周末》,这几家媒体在文章质量上还是很不错的。
评判的话,看新闻理想吧。现在自媒体泛滥,很多自媒体打着媒体旗号创收,甚至敲诈,包括你看很多传统媒体都干这种事,一家媒体毕竟要生产和广告经营,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家媒体,生存的根本是不变的,就是新闻质量。没有新闻质量,广告商可能给你投一次,但是之后可能就不给你投了。
一家媒体的新闻质量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新闻质量好,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会支持你。我觉得新闻嘛,还是内容为王。当然,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内容也需要和传播联系起来,而这些就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
在这次转型过程中,我们单位是走得最快的。我们原来主要是靠报纸,但现在我们逐渐地弱化了报纸的作用,转而强化网站、APP和新媒体。视频能表现出来的很多东西,是文字所表现不出来的。我们现在新成立了一个部门,找专人来做视频的内容。现在我们出去采访,报社也鼓励我们拍些现场视频来进行发布。
当然媒体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注入。我们前段时间和人民网成立了一个机构,就是做融媒体。现在澎湃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跟它后面上海国资的支撑分不开关系天眼神龙。新媒体实际上就是烧钱,所以说你光有理想还不行,光有干劲也不行,后面还得有资金实力的保障。
山大南路27号:您能简单和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您所处的《每日经济新闻》的新闻生产流程吗?
彭斐:以最平常的一个通讯来说吧,上市公司每天下午到晚上9点左右,会发布第二天的公告,然后记者就分条线。记者监控到这条线上之后就报题——要判断这条线是不是有新闻性,值不值得报题。稿子有可能是当天晚上就写出来了。写出来之后记者把稿交上去,这还只是个开始。
稿件你得先交给部门负责人审,部门负责人改完,再发到编辑部审,向上还有总编辑,确定没问题了,才能发到网上、报纸上。
选择新闻点大多数时候还是依据个人经验。比如说从企业角度,首先对新闻稿中出现的企业你得了解,要考虑稿子会对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其实只要是一般的公告,发出来之后对涉及到的公司肯定会有影响,你得看这个影响大不大。尤其现在,更要拿着批判的角度去看,因为很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报明显都是向着自己的,他不可能说自己坏,你得以一种清醒的姿态去进行剖析。
作者、部门负责人、编辑都需要沟通。尤其在发稿之前,三者会一直保持联系。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会经常拿起手机看看QQ,看编辑有没有给我留言。交稿的时候,我一般会给领导说一声,比如说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尽量保持。编辑在改稿的时候也会询问作者,哪些部分需要保留,哪些地方可以删除。
现在可能只有报纸比较注重删减,网络新媒体对删减这方面需求不是很大。但是这也建立在作者不要给编辑挖坑的基础上。很多记者写稿的时候带错别字,或是有一些政治性的问题和错误。如果编辑没看出来,就会连带受重罚,部门的领导也会连带受惩罚。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保证了记者的责任心。
山大南路27号:那您对于去做调查新闻或者通讯类稿件有自己的倾向吗?
彭斐:只能兼顾着。现在做一个纯粹的调查记者很难。到了我这个年龄,你会发现,如果你一味地做调查,你到最后可能不会积累多少资源。当时一个关系跟我比较好的副总编对我说,你不可能一直做调查,为了你个人长远发展,就给你几条线先跑着吧。
所谓资源就是你深入到一个行业之后的一些收获。比如说有的人跑互联网,跑快销,或者是跑交通,跑基础能源,都可能会遇到行业里的一些骨干,或者说一些人脉。你可以跟一些企业建立起深刻的联系,进行资源的积累斗界天尊。
毕竟现在把记者当成一辈子的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记者也需要考虑转型。可能这个行业的收入还是有限,尤其和一些大的上市公司比起来。所以说对于个人来说,资源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经验心得
从媒体人才聊到优秀作品
山大南路27号:钛媒体、36氪这样财经新星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您身边有出现过传统媒体人才流失问题吗?
彭斐:很多。一般去企业的多,还有的会去一些公关公司。
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转型范例,就是我们单位的一位原同事,也是摩拜的创始人之一,不过前不久退出了。她当时在《每日经济新闻》是跑汽车的。这几年就是自己做,身价可能涨了好几亿。她的转型应该可以说是成功的。
现在报社的人才趋于年轻化。昨天晚上视频一看,上海中心的大多数都是80后;北京的部门里,包括中干,大多数都是90后了。其中年龄最小的应该是1995年的。
年轻人的优势在于年龄。虽说在经验的积累上,老记者肯定会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这些经验都是可以慢慢积累起来的。从事这一行久了,也就成为有经验的记者了。
相比之下,一些创业初期的新媒体,可能更需要有经验的老记者来做出几篇有分量的稿子。但是真正成熟的媒体,一定是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的。他们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
山大南路27号:迄今为止,您哪一篇作品带来的影响最大?能和我们具体聊一聊这篇文章的生产过程吗?
彭斐:影响最大的一篇稿子是2011年做的,报道了关于东北粮库空仓的事。我是自己一个人去的,也是第一次到哈尔滨。那里很大很空旷,除了那个粮库之外,走上十几里,也见不到村庄。
当时的粮库主任在我去之前一个月已经被抓起来了,有几个副主任和几个员工在里面值班。那些人都很惨,工资拖欠了得有半年多。当时这件事之所以被爆出来,是因为粮库主任进行非法集资,让员工掏钱,然后去放高利贷。很多人把自己的身家都赔进去了。粮库主任也把仓里的粮食都给倒没了。
我到粮库的第一天晚上,因为时间太晚,回不去了,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开始我没说明身份。他们知道我是记者之后,很热情地把我拉到粮库,晚上就留在了那个粮库里睡觉。
有一个副主任陪着我,晚上我们一起聊天,他和我说了很多掏心窝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东北那个平原晚上非常安静,即使是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清。粮库副主任和我说,粮库现在被卖空了,连耗子都没了。这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调查也不可能仅局限在一个粮库。那个县里当时有十几个国有粮库,但是库里有粮食的不过两三个。最大那个粮库里还有点粮食。我到了那儿之后,也没直接表明身份说自己是记者,但还是被盯上了。我趁追我的人不备,跑到一家小商店去,碰到了一位很热心的阿姨。她听说了我的身份之后,告诉我他们家有亲戚砸了很多钱在里面。她帮着我藏起来,藏到里屋里,拉上帘子,盖上被子,就这样躲过了别人的追踪。可以说当时那边的员工都非常齐心——为了要回钱。
在回去的班车上,有一个女售票员,她老公也是粮库的员工。她一听我是外地口音,就知道我是记者。所有人一路配合,保护我回到宾馆。当我回到宾馆的时候,已经有四五十号人在等着我了,等着给我送上各种证据。
我们是去到现场的第一家媒体。在我之后,包括中央台在内的十几家媒体都扎堆赶往粮库,但是那时候我已经把稿子发出来了。所以后来很多媒体的稿子都是以我的稿子为出处。
山大南路27号:您认为什么样的稿件称得上是优秀或者成功呢?
彭斐:好的新闻稿,就是记者把他所了解到的信息,在稿子里全面地呈现出来,不偏不向、客观公正。能让读者读着顺畅了就很好,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我写完稿子,第一个读者通常都是我老婆。她本身也不是学这个的,因此我觉得只要她能看懂,稿子就是合格的。至于传播上,我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好的作品也肯定会有人关注的。
山大南路27号:财经新闻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强专业性质的门类,不像社会民生新闻那样“接地气”,您在生产新闻作品时会考虑到这一点,从而做出一些改变吗?
彭斐:要使财经新闻接地气,就需要实地走访,对企业从底层到高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有时候也要用社会新闻的方式去表现一些财经的内容。现在这种写法可能还比较少,独有一些公告,不少媒体大多数时候都是复制粘贴就完了。
另外,社会稿和财经稿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社会稿是公正客观地呈现事实,而财经稿通常都带有评论色彩。
山大南路27号:经济新闻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数据的应用,而数据往往也是很多人会感到厌烦的部分,在新闻里对于数据的应用,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使其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呢?
彭斐:我认为数据的应用首先得找到权威官方的出处胡芷欣,而不是别的媒体用过之后你就接着用。如果需要用到某个数据,应该去采访、去核实。你必须懂这个行业,把你的观点也摆出来,这样一来稿子就会立体得多。文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晦涩的概念,但记者需要用尽量简短的话语把它概括出来。
大多数时候,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的事情,没必要长篇大论地进行论述。因为财经新闻的受众大多数也是公司企业等,普通百姓对财经新闻的接触可能也比较少,而我们真正的受众对这部分知识其实是比较了解的。
四、作品研读
从成稿过程看文字背后的故事
作品1
《“双十一”前夜掀“打假”暗战 《舌尖3》爆火的章丘铁锅陷品牌内讧》
(2018.11.08)
因《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热播而走红的章丘铁锅,在今年双十一之前陷入一场品牌内讧中。提起诉讼的一方是唯一一家开设天猫店的“三环厨具”,另一方则是包含由章丘当地匠人供货的淘宝、京东店铺。三环厨具扯出打假旗号:“在这个双十一我们用最惨烈的方式打击假货。”被诉一方却显得疑问重重。记者亲赴山东章丘,探寻了事情背后的真相。
山大南路27号:这次事件的焦点之一在于,“砚池”这一名字应该归哪方所有。一方面,三环厨具在几年前就申请了“砚池”商标;另一方面,“砚池炒勺”在章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争议的?您在走访时会带有个人的判断和立场吗?
彭斐:我问过律师,律师说这个商标当时已经是归三环厨具了。但是如果砚池村能够提供一些依据来证明,其实是可以把这个商标拿回来的。因为这个东西原来在当地就已经有一些影响力了,仅从时间轴上看,外界甚至认为是三环厨具公司抢注了。
但说白了,这背后还是一个利益之争。一开始章丘铁锅没火起来,是通过《舌尖3》才火起来的。工匠们只知道延续这个工艺,他们就是打锅卖锅,不知道怎么营销。这里面其实也有工匠太过零散,而不知道抱团的原因奉纸橙婚。
有一个问题,我问了三环厨具负责人很多遍,会不会拿出一部分股权来分给工匠,他一直在回避。我认为太过浓厚的商业气息不利于章丘铁锅的发展。但是在稿子里,我也没有体现出这个,怕稿子太偏颇。可是稿子出来之后,很多人都说我写得太温柔了。写稿之前我的确也有自己的情绪,但是我提醒自己要保持克制,要平和地写,不要那么激烈。
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应该会换一种操作方式。因为这个选题如果在平常做的话,意义不是那么大,刘冠廷当时也是为了踩双11的热点。稿子写得比较急,有好多东西都没来得及写进去。如果让我再重新弄一次的话,我会把当时的《舌尖3》去章丘拍摄的过程,以及后来事件背后的发展,加上老工匠这边的原话等等都给写进去,把里面的那些细节都体现出来。
山大南路27号:在这篇报道的结尾处,您引用了被告一方希望原告公司起到带头作用的话语,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报道自身的观点与态度吗?
彭斐:现在看来像是我自己的一个态度。采访的时候,我听到运营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是很惊讶的。他完全没有因为自己被告,而说出一些过激的言辞。相反他站在了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说出了这个想法。这段采访也把稿子给平衡起来了。
现在章丘铁锅的状况是有一点一家独大的意味,但其实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几个品牌共同竞争的场面会更好,更能使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定价方面,章丘铁锅在《舌尖3》播出之前,一口锅一般是一两百块,现在最便宜的都卖到了三百多。而且现在在章丘本地省道202上,路边卖铁锅的越来越多,但其中有很多都是机器打的。他们在机器压完之后,再用锤子敲出上面的花纹。
一个行业需要竞争,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比较大的规模和气候。在如今这样鱼龙混杂的环境下,一个老大更应该带头整合,而不是搞窝里斗,对真正造假的却不管不问。
山大南路27号:不少读者评论这篇报道写得生动精彩,您认为财经记者是否应该具备“讲故事”的能力?您是从民生新闻转向了财经新闻,这样的经历对于把故事讲好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彭斐:财经记者就是要讲故事。有一本书你们可以找来看一下,叫做《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那是我在2012年去成都培训的时候,一个副总编给我推荐的。他当时基本上两天都没有睡觉,就把那本书给看完了。
做民生新闻的那段经历,对于我现在写财经新闻其实是有一些益处的。主要还是视角问题,有些同行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会先入为主地带入批判的视角,习惯性地把事情往不好的方面看。我有时候也会这样。但是民生新闻,它的内涵其实是向善的,能将社会的善与恶都呈现出来。
不过刚从民生新闻转向财经新闻那会儿,的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在出入一些比较高端的场合时,感觉自己有些融不进去。我记得有一个会议,出入的媒体人员都穿着正装,就我一个人穿着休闲服。另外,很多媒体的财经类的记者英语非常好孽情记,但是我这几年的英语退步了许多。对于财经记者来说,在论坛上经常会遇到很多国外的一些同行或者报告人。虽然他们有的来自拉美,有的来自欧洲,但通常都会使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如果你能够直接跟他交流,就省去了很多中间的环节。尤其是翻译,有些翻译其实并不是十分准确。
作品2
《寿光14.7万温室大棚超2/3受灾 买保险的不到120个》
(2018.8.26)
在今年的寿光水灾中,根据寿光农业局提供的资料,寿光全市温室大棚受灾数量约为10.6万个,但参保的大棚数量仅有120个,参保率仅有0.082%,不到千分之一。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灾后寿光的重建状况。
山大南路27号:关于寿光水灾,您做了多篇报道,分别关注了灾后的菜价上涨和大棚的保险购买,这是在进行此类报道时一些比较固定的视角吗?在选择此类报道的主题和角度时,您通常会考虑到哪些因素?
彭斐:做灾难报道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记者策略,是先去找政府部门,还是先去现场看情况。而且在灾难报道中,记者扮演的角色不能太偏激,要不偏不倚地把客观的状况报道出来。
寿光受灾的那段时间里,灾情一度引起外界很大恐慌,人们担心菜价的上涨。但在采访过程中,我得知外地理解的寿光蔬菜和他们本地理解的寿光蔬菜是不一样的。
外地的人看到那些骇人听闻的数字,说寿光蔬菜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多少。但其实本地人理解的寿光蔬菜指的是在寿光集散的蔬菜,其中也包括在河北等地生产的蔬菜,这个量就比较大,而其中本地生产的蔬菜其实占比并不是很大。
记者要做的就是澄清这些公众眼中的“事实”和真正的事实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一来,外界对这个菜价就不会有过分的担忧。另一方面,淹的大棚也只是一部分,寿光主要种植的是青椒和茄子。而且现在因为寿光水灾的原因,今年茄子和青椒的价格不增反降,因为各地都开始大量地种植青椒和茄子。
其实做灾难报道时,要从里面挖掘的财经角度无非就是几点,包括菜价、保险、受灾情况,以及受灾的灾后营救、损失由谁来承担。我去了当地之后和种大棚的农民聊天,当时他们也很无奈,因为很多人都没买保险。按理来说,政府已经推行大棚保险很多年了,包括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他们都有下地推销,但是依旧很少有人买。这样一来农民就只能自认倒霉了。通过这次的事情,农民在保险条款上的看法也会有一些转变吧。这次水灾之后,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应该会有一个提升。
山大南路27号:您在这次事件的相关报道中是如何选择并确定采访对象的?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您是否有遇见过被访者进行数据造假或故意虚化事实、不说具体数据的情况?您认为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彭斐:在确定采访对象之前本威士肖,首先要确定地点,哪个地方受灾最严重就先往哪儿去。选择好地点之后,采访对象就比较随机了,包括救灾人员,村里的干部,甚至是在田埂上抽烟的人,他们都能给你提供一些信息。或者是一些媒体同行,从他们那里也可以获得不少信息。但是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说有些人站在旁边看热闹,那你就只能找他问问路。如果是看到刚刚劳动过的人,那你就可以上去和他聊聊。比如说,我当时碰到一个农民,他刚刚用水管排完水,我就和他聊了聊他在这次水灾中的损失。聊完天之后,他还领了我和另一位同行去看他的大棚,我们也去拍了一些照片。
其实在采访老百姓时,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因为这中间可能会有水分,老百姓有时候会夸大自己的损失。这个时候,你就得向官方求证,这点也非常重要。
山大南路27号:您认为在经济新闻当中,相比其他内容,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有什么是值得特殊关注的?
彭斐:首先要关注的是政治问题,也就是这个事件和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问题。有经验的记者在这类选题的操作上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不是所有事情都一定和政策有关。记者自己要对发生的事情有个判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去进行真实地报道,而不应该迎合受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去写稿子。
作品3
《疫苗事件预计导致长生生物今年减收7.4亿 扩建项目投产打问号》
(2018.7.19)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磷光石幼龙,探究此次疫苗事件对长春长生生物的生产、经营所造成的影响。
山大南路27号:您从知晓这一事件消息到采写,中间做了什么准备工作?您到达现场开始采访后,遇到的情况和您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您是如何应对这些意外情况的?
彭斐:那是一个周末,领导问我能不能去趟长春。到达现场之后,我发现我们是第二家到现场的媒体,但却是唯一一家和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管理层正面接触的媒体。
做调查讲究及时性,最好能第一个赶到现场,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一来,你才能在这家公司没有积累任何经验的时候,跟里面的人搭上话,才能开展采访工作。如果你不是第一家到达的媒体,那家公司可能就不会再接待你、搭理你了。所以说时间和机遇非常重要,动作一定要迅速。
我那天是凌晨4点就起床了,赶第一班飞机。飞机从济南出发,中午12点到了长春,正好赶上那边吃中午饭。做完报道之后又待了三天,一直在那儿等他们回复。当时那家企业里的员工可能都觉得媒体报道过一阵子,这个舆论就过去了,他们公司以后就能重回正轨铁面歌女。
但就在我回到济南之后不久,一篇自媒体文章——《疫苗之王》被发了出来。那篇文章发出来之后,这件事情开始了再一次发酵,媒体就像挖祖坟一样,把长春长生生物董事长的发家史都给挖出来了,事件的发展也开始往上推。
出发之前也没做太多准备,因为这个事件当时能从网上了解到的信息很少。好在我们有一个团队,包括成都、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同事,我负责跑前线,他们就在后方给我出主意。到了现场之后开始采访,采访氛围也是很轻松的。实际面对的情况和我预设的差不多。
山大南路27号:根据您的了解,长生生物这次的疫苗事件给中国疫苗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彭斐:这件事件应该会使得中国的疫苗产业更加正规。中国的疫苗产业发展这么多年,本来是应该成为一个可以被信任的产业,但是现在包括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他们都只给自己的小孩选择外国的进口疫苗。这也说明现在大众对于疫苗市场存在信任危机的问题。这次的疫苗事件一方面会给某些不法商家和部分股民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另一方面对中国疫苗整个产业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疫苗的检验和发布都会更加透明、规范。
山大南路27号:您在报道中用“7.5亿技改项目基本竣工”这个板块,较为详细地展示了长生生物公司在生产车间扩建方面的成就——“还是欧盟标准”,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对比吗?
彭斐:算是一种对比。因为大家印象中的“欧盟标准”应该是顶尖水平,但是“欧盟标准”会生产出这种问题疫苗吗?这里是一个细节的呈现。当时我是已经出了门,看到旁边的建筑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是你们新建的的车间吗”,随行的工作人员回答说,这是按照欧盟标准修建的。我就将这一细节记录下来了。
山大南路27号:这次的疫苗事件涉及到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恐慌情绪。作为追踪此事的记者木本花音,您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会带有类似于揭露真相的使命感等情感吗?您如何看待这样的使命感和正义感?
彭斐:其实说到公众的恐慌情绪,最开始的时候,长春当地受访的人对这件事反而并不恐慌,因为当地生产疫苗的企业也不少,我了解到的大约有四五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还是对疫苗产业比较有信心的。但是在《疫苗之王》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加上一些专家的解读,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就发生了一个很明显的转变,感受到这件事确实威胁到了公众利益。
使命感和正义感是会有的,但是不要太意气用事。慢慢地,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也平和了许多。不过身边的人偶尔也会对我产生误解。比如有时候朋友请我帮忙,我试着从别的角度来给他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他可能会误解我不帮他。但时间一长,大家也会开始互相理解了。
作品4
《辉山乳业董事长名下多家房产公司 公司高管“隐身”租赁方工商资料》
(2017.3.26)
2017年3月24日,辉山乳业崩盘式暴跌85%。随后市场传出消息称,其暴跌是因无法还本付息,部分银行试图抽贷。关于股价暴跌原因,有传言称公司大股东挪用30亿元投资房地产。对此,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向媒体回应称,传闻系谣言。记者就此事进行实地调查,探究此次事件背后的原因。
山大南路27号:结合这次报道,在相关企业有意封锁消息的情况下,您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核实信息?
彭斐:当时的情况是,管理公司财务的负责人一直没有露面。我给这家公司打电话,得到的都是一些很官方的回复,所以也只能在办公楼底下等,等待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公司高管和上门要债的债主。高管是肯定不会向我们透露消息的,但可以从债主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我们是以同为债主的口吻向他们询问,或者说聊天,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了比较多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角色扮演这件事情做好。
另外就是查询一些官方网站,比如说一些交易所的网站,上面都会有信息的披露。虽然这些东西比较枯燥,但能从中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主要还是看你怎么研究。最重要的是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尽量从工商局这些官方渠道来获取。其实你也可以从一些第三方机构获取信息,但还是要到正规的官方渠道去核实。
山大南路27号:您在做类似的调查报道过程中,有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经历吗?您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彭斐:有过。我和同事有次去调查一家企业,当时有警察来询问我们,我们出示了记者证之后,警察就先让我们离开了。但我们离开了没多久,刚坐上大巴车,我就接到电话,是刚刚碰到的司机打给我的,问我们到哪儿了。后来听说是那家公司有人拿着武器追我们。
碰到这种情况,要往人多的地方去,如果去了偏僻的地方只会更危险。另外就是尽快离开威胁你人身安全的势力范围。在出去执行任务之前,先通知单位,做一个报备,说清楚你去哪,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这也是为了预防危险情况发生时,无法获取单位的帮助。记者不能私自行动,哪怕我现在在山东参加一个企业的发布会,只要离开济南,无论是做什么任务,都会和单位报备。毕竟记者出行,代表的也是他背后的单位。
另外就是尽量找人陪同前往。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同事去呼和浩特,就专门叫了另一位同事陪她一块儿去乌鲁奇奥拉。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方面要更加注意。
山大南路27号:这篇报道是您独立完成的,而在关于辉山乳业的跟踪报道中卡车风暴,另一篇题为《辉山乳业确认执行董事葛坤失联 银行是否抽贷引关注》的报道是您与另一位记者合作完成。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合作完成报道?你们又是如何分工的?
彭斐:那位和我合作的记者,我们单位的同事都挺乐意同他合作的,因为他在公司研究这方面非常擅长,像分析财务报表什么的,哪怕是好几年前的报表,他都能从中找到线索。这点是很令人佩服的。
说到合作,因为这位同事属于机动记者,会经常和上海北京的同事合作。主要现在做新闻报道,单枪匹马也比较困难,团队合作会更有优势,就着某一次的事件,大家先确定一个框架,然后分工,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报道。
山大南路27号:在此次报道中,您认为《每日经济新闻》相比其他媒体,是否具有优势?优势体现在哪里?
彭斐:首先是团队合作的优势吧。当时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各个中心的成员一同参与进来。而且当时单位也给我们发稿开了绿色通道,稿子一写好,很快就能发出去,主要还是为了抓住新闻的时效性。当时和我一起去的另外一家单位的记者,因为睡了一个小时,我们发了两篇稿件之后,他才开始写稿。
“每经”(《每日经济新闻》的简称)现在转型比较成功,也是因为单位领导在决策和布局上有独到的眼光。另一方面,“每经”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年轻人的加入也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充满活力。
因为记者之间也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良好的竞争机制能促使我们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吸引人才方面,“每经”也是比较下功夫的,比如说为了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留住人,单位会每个月增加一些补助。
而且“每经”在权威性方面的排名,根据一些官方发布的排行榜,都是排名前三的,要领先于其他的财经媒体。另一方面,“每经”在美国洛杉矶也创立了一个中心,平时也会和韩国的《每日经济新闻》互动。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每经”在新闻的时效性上、质量上也更加具备了优势。
五、采访手记
(一)
本文作者:陈修心
已经上了大半个学期财经新闻的课,在课外时间也常常读一些《财新周刊》等相关读物,却一直没有机会和业界接触,这次采访到彭学长算是一种对过往遗憾的弥补。
准备采访的过程是漫长的,先是从了解学长所在的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做起,媒体的定位,实力,以及权威性等。再就是从学长本人入手,我们从学长的多篇优秀作品中选择了四篇进行精读——读作品,做笔记等一套工作下来,采访提纲也列得差不多了演绎论坛,三十个嵌套着小问题的大问题,两个人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
采访约在了周二上午的叶子咖啡,考虑到学长需要驱车前来,因此我们时间定为十点开始。当时预计的采访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九点二十分学长就已经到了叶子咖啡厅,我们便在九点半开始了采访。
彭斐学长是一名资深媒体人,这一点通过其言谈举止便能确定——他温文尔雅,也自然大方,虽然学长自称媒体圈里最不会聊天的媒体人,但他还是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描绘得十分详细和生动,不肖多言,就将一个从跑热线的实习生,到如今经验丰富的财经记者的形象表现得十分饱满。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展现出来的清晰的思维和完整的逻辑也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最开始进入新闻学院并非自己的选择,但是彭斐学长确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他的描述里,那些令人惊叹的采访过程和刺激的经历让我对记者的职业多了一层新的体会。尤其是当他说起在东北粮仓的采访中,他在大家的帮助下脱险的经历时,我对记者的好奇便更多了一点。
同时,学长也一直强调报道的客观与平衡,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寿光水灾,面对一切令人震颤的场景,他都会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凝固住一切可能发生的情感决堤,字字句句,用平静的文字搭建每一寸土地残存的骨肉与气息。
无疑,彭斐学长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名优秀的讲述者,我们在这次采访中受益良多。最后,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但我们的访问却仍在继续,学长也十分配合,回答的质量丝毫没有下降。虽然下午还要去淄博进行调查,但学长丝毫没有透露出不耐烦。
我们的采访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整理的过程中再次感慨受益良多,希望之后还有机会和学长请教问题,甚至是去到每经实习,就再好不过了。
(二)
本文作者:谢小风
这是我大学期间第二次进行较为正式的采访。采访经历少,所以我对这两次采访机会都格外珍惜。不过有了上个学期编辑人访谈录的采访经历,这次到底是得心应手了许多。采访的步骤已经了然于胸,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地去实施。
我最开始称呼彭记者为老师,虽然在周老师那里知道了他是山大的学长,但第一次联系还是不太好意思直称学长。没想到在联系了几次之后,不知不觉地就打出了学长这个称呼。这或许是人和人交往的一个规律吧。第一次打招呼不必熟络,因为随着联系的增多,一切都会朝自然的方向发展。
之前有看过班里其他同学发出来的访谈录,对于作品研读这一块儿,我当时是很没有底气的。彭斐学长在访谈期间问到我们,平时是不是也会关注一些财务报表、财经新闻等。我有些难为情地笑了。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强,语言也更加严谨,相比平时爱看的娱乐新闻,说句不着调的话——着实“令人头秃”。
我开始下手研读之后,进程一直很慢。从主要事件的发展始末,到报道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再到文章的逻辑梳理,直到这时才真正体会到,要读懂、吃透一篇财经新闻远非易事。采访问题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提出一个问题便要回去反反复复读上几次,生怕问的不够专业。
采访提纲几经打磨,我们终于可以将采访提上日程。在请教过周老师之后,便和彭斐学长约定了采访时间。
采访当天的上午,当时正在图书馆看书,忽然收到学长的消息。我一路小跑,手里攥着采访稿,经过操场前的那条路,耳边是干燥的冷风。
叶子咖啡里放着音乐,我们一边采访学长,我一边担心音乐会影响采访录音的质量。采访的氛围一开始还有些拘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提问的深入,学长渐渐善谈起来。尤其是到了作品研读这一部分时,提起最近的几次采访经历,学长娓娓道来,我甚至能从他口中的描述,想象到当时的场景。谈到自己的采访经历的学长,眼中似乎有光芒,那是每一个踏入社会的人都会羡慕和向往的光芒。
访谈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后来和学长谈起时,他评价我们问得很细,但实际中的采访常常要限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这也使我明白,真正的采访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轻松,节奏的把控、重点的突出,都是我们仍需学习的功课。
彭斐学长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他对我们这些尚未走出社会的学生全然没有架子。前期,在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上,他都是以我们方便为主;采访过程中也是真诚爽快、侃侃而谈。即使是到了采访的后期,也没有一丝懈怠之意。他是从民生新闻转向了财经新闻,这也使得他在看待一些事情上更有大局观,努力保持报道的客观公正,不偏激、不片面。
最令我佩服的还是学长在待人处事上的真诚。通过他口中提起的一次次采访经历,我能够感受到,学长在和他的采访对象聊天的过程中,没有预先带上批判的视角或偏向,他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贴近群众,感受他们遭遇的欢喜与苦难。学长没有将社会责任感等字眼挂在嘴边,但他在采访经历中践行的那份真诚与公正,正是对肩上那份使命的负责与担当。
未来的我们,无论从事哪一行工作,这份真诚都会是需要具备的宝贵品质。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较为顺利的采访,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希望随着采访经历的增多,经验能够有所积累,而尊重与热情不减。
采访丨陈修心 谢小风
整理丨陈修心
编辑丨谢小风
总编辑 | 周树雨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28 2019 07 11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