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大荔县地图大小和卓之乱(四)白山派与黑山派-一刀西域图志

大小和卓之乱(四)白山派与黑山派-一刀西域图志

依善卡兰之所以派玉素甫进入南疆传教,首先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依善卡兰的儿子们也与依善卡兰、依斯哈克当年面临同样的困境:教主的位子只有一个,但儿子一生都是一大堆,因此其他的儿子就得另谋出路,开枝散叶。
而选择来南疆传教,更有一层意思是依善卡兰眼看着依斯哈克一脉在南疆混的风生水起。心里面自然是羡慕嫉妒恨,对依善卡兰来说,我是嫡长、教主,我们才是正宗啊。
玉素甫是从麦加朝觐完,直接来到了喀什噶尔,而当时的汗王拉提甫汗很快就知道来了这么一位和卓,立刻表示了对玉素甫的支持。打算借助玉素甫,对和卓萨迪进行制衡。和卓萨迪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一看拉提甫汗有支持玉素甫的倾向,便立即对拉提甫汗施压,迫使拉提甫汗将玉素甫驱逐出了喀什噶尔。
叶尔羌不能去,喀什噶尔也呆不了,那能去哪儿呢?
玉素甫放眼一看,嗯,还有一个地方能去:哈密。
哈密位于新疆的最东部,一直以来也是和卓萨迪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远离和卓萨迪的大本营叶尔羌,而且哈密的统治者虽是王室成员,但基本上处于独立状态,根本不受叶尔羌汗王的节制,就是个独立王国。

当时哈密当地一个叫米尔·赛义德·吉里力的贵族,据说这位米尔·赛义德·吉里力有一个女儿叫祖莱汗,是“倾国倾城之色,闭月羞花之容,正值含苞待放之际”。而米尔·赛义德·吉里力有一天做梦,梦见穆罕默德在梦里给他说:我已经将你的女儿祖莱汗许配给了一个年青人。此乃天意不可违。
米尔·赛义德·吉里力就问:先知啊,那我怎么知道这个年青人是谁呢?
于是穆罕默德就在梦里说:耐心等待,这个孩子不久就会来到这里,他们结婚后会生好几个孩子,后辈中将出现很多大人物,直到世界末日。
说完这些,米尔·赛义德·吉里力就醒了,于是米尔·赛义德·吉里力就叫手下人留意,说只要是有外乡人到来,就立刻禀报。
这个时候,玉素甫就从吐鲁番来到了哈密,刚在一个清真寺里落脚,消息就已经上报到了米尔·赛义德·吉里力那儿,于是米尔·赛义德·吉里力立刻将玉素甫带来,说:你必须要娶我的女儿,这是先知穆圣在梦里给我说的。等等讲了一大通。总之是好说歹说,说服了玉素甫娶他的女儿。
这样,玉素甫就在哈密落下脚,成了一个上门女婿。
这段故事见于《大和卓传》,这种神仙或者圣人乃至菩萨之类托梦给某人,要求嫁女或者娶妻,都属于老套路了,有多少真实性全看你自己怎么看,反正玉素甫在哈密后,一住就是十六年,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这些儿女中,后来倒的确出了个大人物,他的长子:伊达耶图拉。
这十六年,玉素甫除了生了一堆孩子之外,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他的那位权势熏天的堂兄弟和卓萨迪在叶尔羌混的风声水起,而玉素甫则只能是静观其变,等待着机会。
而整个叶尔羌汗国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也一直没消停过,先是拉提甫汗去世江湖龙虎门,而和卓萨迪与一些贵族则又拥立了一个夫拉德汗,但是这个夫拉德汗不久即被一个叫马合穆德的推翻,和卓萨迪于是又联手部分贵族策划暗杀了马合穆德汗,夫拉德汗复位。
夫拉德汗复位后,过了一段时间和卓萨迪又觉得这个夫拉德汗不行,转而支持另一个王室阿布都拉·阿西木。

然而这位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也译为阿布都拉哈汗、阿卜达拉赫汗 等)却并不是一个甘心当傀儡的主儿,而是颇为有主见,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激烈的手段。不过这位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性格上比较多疑,而且手段比较激进,他一方面大力打压各路贵族,不断的任用提拔新人来更换老臣,一方面也完全不信任王室成员,尤其是他的两个弟弟依布拉依木与伊斯马因,因为他的这两位弟弟颇有实力,这就很让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不放心,索性就将二人放逐到了今天的库尔勒一带。
那么王公大臣、自己的兄弟都不能信任,只能信任自己的儿子了。因此,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任命自己的长子尧勒巴斯管理喀什噶尔,或者说叫喀什噶尔总督。次子努尔·丁为阿克苏总督云赚官网。
在这样的一位汗王的统治之下,和卓萨迪虽然还是有着“教主”、“国师”的身份,但影响力就必定有限了。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蛰伏在哈密的玉素甫觉得机会到了:自己的堂兄弟和卓萨迪再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而自己也在哈密待的也够久了,应该去试试运气,因此带着自己十二岁的长子伊达耶图拉,先来到了喀什噶尔。
按照《大和卓传》的说法,玉素甫到了喀什噶尔后。“行迹神秘。隐身静修”,住在他的岳父米尔·赛义德·吉里力在喀什噶尔的一处房子中。但是很快,玉素甫就通过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的一位侍从,和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接上了线。
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的那位侍从在阿布都拉·阿西木汗面前极力推荐玉素甫,说玉素甫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卓,如何如何伟大。
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于是就叫这位侍从带玉素甫来见他。
《大和卓传》上说,玉素甫当时是骑着一头驴,带着他的儿子伊达耶图拉,衣衫褴褛的冲王宫走。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站在城楼上,远远的一看,这位和卓怎么这么寒酸啊?赶紧的,叫侍从牵一匹高头大马去,让玉素甫换乘到马上。
但是玉素甫不换,说:我曾经立下誓言要过清贫的生活,现在骑了汗王华贵的骏马,就背离了誓言。
但是话虽这么说,几经推让后,最后玉素甫决定让他的儿子伊达耶图拉骑到了马上。
《和卓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细节上有些出入,比如《和卓传》上说是宰相给玉素甫牵过去的马,而且玉素甫还骑了一阵,找了找感觉,才让他的儿子骑上的。
顺便说一下,《和卓传》和《大和卓传》不是一本书,但基本都说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事儿,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且有些地方,同一件事儿,记载的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和卓传》是黑山派信徒写的,而《大和卓传》则是白山派信徒所著。简单地说,在《和卓传》中,黑山派都是高大全的形象,而在《大和卓传》中,白山派则全都是伟光正。

这样,玉素甫得以顺利接近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在王宫中给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大讲特讲诗歌什么的,颇得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的赏识。之后,玉素甫又回到了喀什噶尔。在《大和卓传》中,还记载了当时玉素甫在喀什噶尔所施展的所谓神迹——其实关于这些和卓们施展神迹的记载在这两部著作中都随处可见,让我们看一看《大和卓传》中所记载的玉素甫这件“神迹”,也许大家就会对苏菲派当年传教的方式和所谓“神迹”的套路有所了解。
书中说,一次玉素甫受到了一个种田能手的隆重邀请,这位种田能手种了很多地,希望玉素甫能够给他“赐予恩泽以获丰收”,玉素甫便抓了一把麦子“扬了几扬”,然后“麦堆立刻震动起来,充满了光泽”,于是这家人大大小小开始运麦子,运了三天三夜也没运完,家中里里外外都没地方装了,这家人又叫来七大姑八姨,街坊邻居什么都来搬麦子,告诉大家敞开了搬,这时候这家人的一个亲戚建议说:咱们不如建一个围墙,把这些个麦子都围起来,到时候卖给粮贩子。刚说完这话邵星芸,这些麦子顿时就没了。意思就是这位亲戚太贪心,妄图用变出来的麦子赚钱。
这事儿要搁到现在,什么转基因、杂交水稻统统都不需要,搞个神迹就能解决全世界的饥荒。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菲派的“神迹”事例,和基督耶稣用五个饼子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的神迹一个路数。
总之苏菲派往往就是用这样的“神迹”来争取信徒,除此之外,苏菲派的这些导师们还有一招常用的“神迹”,就是诅咒某人去死,而往往这些被诅咒的人就真的死了,但事实上,大都是安排人给被诅咒的人下毒而已。
比如在上一篇说的和卓萨迪七岁多来到叶尔羌,所有宗教事务都是由他老爸依斯哈克的徒弟,64个哈里发的总扛把子舒图尔来代理,而和卓萨迪长大了,教权迟迟拿不到手。宗教领袖的身份名不副实,所以就和舒图尔产生了矛盾。和卓萨迪于是就提出要回一趟撒马尔罕,去给他老爸依斯哈克上坟,在撒马尔罕上完坟,和卓萨迪紧接着就宣布,他战胜了舒图尔等人,然后在他返回叶尔羌的途中,就得到了舒图尔等人的死讯。如此等等。
那么玉素甫在喀什噶尔,很快就使得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的长子尧勒巴斯成为了自己的忠实信徒。
尧勒巴斯,在维吾尔语里就是老虎的意思。这位“老虎”倒是人如其名,据说是喜爱暴力。当然也有史料说他是性格刚毅、有理智黄铃,负有大志,只不过曾经骑马的时候从马上给栽了下来,脑子受了伤,因此常常是喜怒无常,言行自相矛盾。
前面说过,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不信任王公大臣,也不信任自己的兄弟神伞奇侠,只信任自己的儿子,所以长子尧勒巴斯坐镇喀什噶尔,次子努尔·丁坐镇阿克苏。然而恰恰就是他的这个长子尧勒巴斯,是心怀异志,一直是想夺得汗位,取而代之。所以说无论是汗王、国王还是皇帝家,因为权力这个东西,什么亲情都靠不住,反而越是王室、皇室成员,越容易互相残杀争夺权力,因为大家在血统上都有资格,都离最高权力一步之遥啊。
而这个尧勒巴斯王子大约在20岁的时候,还曾参与过一次针对他老爸的政变。
因为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不是性格多疑吗?不停的打压、清理那些王公贵族,这就让那些贵族们一天到晚胆战心惊,十分不满。于是这些贵族就琢磨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叫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去麦加朝觐。
伊斯兰教规定,一个穆斯林只要是条件允许,一生必须要去一趟麦加朝觐。所以劝你去朝觐这事儿怎么看也没毛病。这些王公贵族们联合起来,怂恿阿布都拉·阿西木去朝觐,还真说动了阿布都拉·阿西木汗。
谁知道阿布都拉·阿西木这前脚刚一离开叶尔羌,这些王公贵族们立刻是拥立尧勒巴斯为汗。阿不都拉·阿西木汗走到半道儿一听出了这事儿,哦,明白了,那还朝什么觐啊,是立即掉头,返回叶尔羌,迅速平定了这场政变。
那么当时尧勒巴斯一见他老爸回来了,赶紧是出城迎接,拼命表白自己并不知情,完全是被强迫的,而且立刻揭发那些拥立他的贵族,
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倒也没责怪尧勒巴斯,而是将那些贵族全部流放到了印度,算是平息了这场过家家一样的政变。
但是等到玉素甫在喀什噶尔的时候,尧勒巴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尧勒巴斯了,而是手握大兵,掌管重镇的一方诸侯,一心想推翻自己的老爸。
那么玉素甫怎么和他搞到一起去了呢前夫滚开?
关于这一段历史,有资料认为江洋八子,玉素甫与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相处之后。实际上对汗王产生了不满,主要是因为当时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比较倾向于和内地加强联系。但更重要的原因应是和卓萨迪还在,玉素甫难以进一步扩大生存空间李廷亮。
这样,玉素甫便与这位一心想推翻自己老爸的“老虎”王子尧勒巴斯结成了联盟。

伊斯兰历1053年,公元1643—1644年,和卓萨迪因病去世,留下了年纪尚幼的两个儿子。这对玉素甫来说自然是一个争夺教权的机会,那么大家都是亲戚,堂兄弟去世,自然要是去吊唁一下的,所以玉素甫宣称,要去叶尔羌为和卓萨迪的麻扎,也就是坟上祈祷,就直奔叶尔羌而来。
这一次在在叶尔羌,玉素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很多人纷纷拜入玉素甫门下,甚至连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也打算拜玉素甫为导师。然而就在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准备第二天要公开宣布要成为玉素甫信徒的时候,和卓萨迪的门徒们一见大事不妙,就把和卓夏迪的两个儿子驮在脖子上,集体跑到了王宫前请愿卢克沃洛。这些信徒在王宫前是哭天抢地,说自己的财产被人霸占了。请汗王做主。
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就问这些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些和卓萨迪的信徒说:包括汗王您,和我们所有人,以前都是和卓萨迪的信徒啊,现在我们的祖师爷虽然肉体不在了,但是灵魂还在。虽然现在祖师爷的两个孩子还小,但是我们可以为祖师爷的继承者干任何事情,把祖师爷的事业继承下去,现在听说汗王您打算成为玉素甫的信徒,玉素甫这是雀占鸠巢。等于明抢祖师爷的财产,
反正这意思就是虽然祖师爷不在了,但我们还在,祖师爷的精神永远激励指导着我们,玉素甫要来当教主我们一千个一万个不答应,要誓死捍卫和卓夏迪的门派。
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当时是估计是既郁闷又无奈,他的做法是不理会、不表态。双方就这样对坐僵持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这些和卓萨迪的信徒要是不讨个说法不罢休,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最后只得让步,同意不再改换门庭,驱逐玉素甫离开叶尔羌。
玉素甫于是离开叶尔羌,史料上说他是不辞而别,走的很匆忙,而且在返回喀什噶尔的途中死了。
对于玉素甫是怎么死的,一般认为玉素甫是被和卓萨迪一方的门徒下了毒,因此急忙离开叶尔羌,走到半道上毒发而死。
这样,玉素甫的大旗就传到了他的长子伊达耶图拉手中。
伊达耶图拉这个名字,对很多人都非常陌生。在历史书中出现的并不多,在历史书中,他更多的是以“阿帕克和卓”这个名字而出现的。
“阿帕克”是他的尊号,这个“阿帕克”和阿帕克直升机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宇宙之主”的意思。
阿帕克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出生于哈密。这一年努尔哈赤去世,也就是说阿帕克长到18岁的时候,明朝就灭亡,成为满清的天下了。阿帕克与多尔衮、孝庄、吴三桂、李自成、鳌拜等等这些人为同一个时代。
这位阿帕克和卓后来虽然并没有做到什么宇宙之主,但却是新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加快改变了新疆历史的走向。
今天,我们如果去喀什噶尔,一般游客都会去所谓“香妃墓”景点,这大概也是喀什噶尔最为著名的一个景点了。其实这个香妃墓的正经名字叫阿帕克和卓墓,就是阿帕克和卓家族的墓地,玉素甫死后,阿帕克便将他埋葬在此处乌龙保镖,后来就成为玉素甫这一系的家族墓地,而所谓香妃天贸钢铁网,我们知道,只是阿帕克家族中的一员,按照辈分应该是阿帕克的重侄孙女。


那么新疆历史上的黑山派与白山派,也就此形成。
和卓迪萨一方便成为黑山派,这一派的开山老祖便是和卓萨迪的爸爸依斯哈克;而玉素甫、伊达耶图拉父子,便成为了白山派,这一派的开山老祖,是玉素甫的爸爸依善卡兰。依善卡兰与依斯哈克同为兄弟,均是马哈图木·阿杂木的儿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幺。而这兄弟俩后裔所形成的黑山、白山,在新疆历史上就没消停过,是一直此消彼长,互相对砍。
为了让已经晕菜的同学们不要晕的太厉害,上个图,人物关系如下:

而且顺便说一句,这个图还会根据情节发展延长。
好,看完了传承关系示意图,现在再让我们把黑山派、白山派两支的发展的脉络梳理一下,如果你还是记不住这些走马灯一样的情节和混成一团的名字,那么,你只要记住这个故事主线就行了:
中亚苏菲派纳克什班迪教团第五任教主马哈图木·阿杂木去世,长子依善卡兰与幼子依斯哈克争夺教主。
依斯哈克争位失利,受叶尔羌汗国汗王阿不都·哈林汗的邀请进入南疆。
依斯哈克收阿不都·哈林汗的弟弟,也是政治竞争对手的巴巴·穆罕默德为徒,二人结成同盟。
依斯哈克对待阿不都·哈林汗态度傲慢,被逐出叶尔羌。
依斯哈克在和阗、阿克苏等地传教,在阿克苏得到了巴巴·穆罕默德的隆重礼遇。
曾盛极一时的额西丁家族全部改换门庭,转入依斯哈克门下。
在南疆十二年后阿勒邱,依斯哈克留下了64位哈里发(代理人)返回中亚。
巴巴·穆罕默德登上汗位,邀请依斯哈克来南疆。
依斯哈克因年迈,随后派遣自己七岁多的儿子和卓萨迪代表自己进入南疆。
巴巴·穆罕默德汗奉七岁多的和卓萨迪为国师,但教权掌握在64位哈里发之一的舒图尔手中。
和卓萨迪成年,除掉舒图尔。
巴巴·穆罕默德汗去世,和卓萨迪扶持其子阿合买德为汗。
阿合买德汗被叛乱的军事贵族所杀。
和卓萨迪联合其他军事贵族平息了叛乱,并立阿合买德汗的次子拉提甫为汗。
依善卡兰的四子玉素甫进入南疆传教,遭受和卓萨迪打压,远去哈密。
玉素甫在哈密娶妻生子,生活了十六年,在哈密出生的长子为伊达耶图拉,即阿帕克。
和卓萨迪拥立阿布都拉·阿西木为汗。
玉素甫至叶尔羌面见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并与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心怀异志的儿子尧勒巴斯结盟,收其为徒。
玉素甫形成了白山派,房艺谈与之对应的则是和卓萨迪的黑山派。
和卓萨迪去世,玉素甫借吊唁之机意图掌握教权,遭黑山派信徒反击,只得离开叶尔羌,于返回喀什噶尔途中死去。
阿帕克接替其父玉素甫成为白山派教主,并指责黑山派暗杀了玉素甫。
在这里再简单讲一讲这两个派为什么叫黑山和白山。
事实上,这两个名字是在阿帕克和卓之后才正式形成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依斯哈克时期、和卓萨迪时期还是玉素甫死在南疆,阿帕克时期,都没有这两个名字。
对于黑山、白山的名字,清代的一些史料中认为实际上是黑帽派与白帽派。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呢?
有学者研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误读。因为黑山派和白山派在维吾尔语中分别被称为喀拉·塔克里克(Kara-taqhlyq)和阿克·塔克里克(Ak- taqhlyq)。在维吾尔语中,喀拉(也译写为喀喇、克拉等,如喀喇昆仑、克拉玛依等)意为“黑”(另外这个词还有“大”的意思);而阿克,意为“白”(如阿克苏)。
那么“帽子”这个词在维吾尔语中读作“特克依”(Teki),因而在快读“塔克里克”的时候,听起来就像是“特克依”了。而实际上,南疆的维吾尔族从来也没有以帽子来区分,要不然是五颜六色的小花帽,要不然就是小白帽,没有什么黑帽,阿訇头上所缠的色兰,也就是头巾、缠头,也都是白色的,并无黑色。反而倒是满清一直将青海的撒拉族称之为黑帽回回(顺便多说一句,满清还将中国境内的犹太后裔称为蓝帽回回,咱们建国后,搞民族识别,统一将这些犹太后裔划到了回族中,所以说回族中有一部分犹太人)
对黑山、白山的来历,还有史料说是因为双方打着不同的旗帜欲望塔,因而得名,事实上这一点也未见于其他的史料,只是一种猜测。
所以靠谱一点的说法是,阿帕克之后,柯尔克孜人作为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也介入到了黑山白山之争,也就是说柯尔克孜人也分成了黑山和白山两派信徒,因为柯尔克孜人是在山里面游牧的民族,所以人们就以两派大本营附近的山峦来区分命名派别。
那么白山派大本营喀什喀尔附近的阿图什有常年不化的雪山,因此称为白山;叶尔羌附近的叶城有裸露岩石的荒山凶屋医生,因此被称为黑山。

说完了黑山、白山的命名,再继续看叶尔羌汗国的争斗。
玉素甫死后,阿帕克接班,眼见在叶尔羌争夺教权无望,自己的老爸死的不明不白,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也靠不住,于是便在喀什噶尔开始与“老虎”王子与尧勒巴斯紧锣密鼓的筹划推翻阿布都拉·阿西木汗。
而尧勒巴斯为了进一步巩固与阿帕克的联盟,还将自己的姨妈嫁给了阿帕克,这样又等于阿帕克是尧勒巴斯的姨夫。而事实上尧勒巴斯的妈妈家也不是等闲之辈,是库车的贵族,当年尧勒巴斯被拥立为汗搞政变,就有他姥爷的功劳。
这个时候,叶尔羌汗国的北面,今天的北疆地区,已经是卫拉特人的天下,占据着天山以北的广阔领地,称雄着整个中亚。卫拉特四部联盟之主的位置传到了准噶尔部的僧格手中,正在积极的开疆拓土,不断的攻打叶尔羌汗国,甚至一度攻打到了和阗一带颜红君。

而被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放逐的弟弟之一,三弟依布拉依木则投靠卫拉特人,随着卫拉特人一同攻打叶尔羌汗国。
大概也就是在公元1665年前后,准噶尔汗王僧格率5000精兵,进攻和阗地区的克里雅,也就是今天和田地区的于田县。阿布都拉·阿西木汗连忙动员叶尔羌汗国各路人马,奔赴克里雅救援,这些赶来救援的队伍中,就有尧勒巴斯和阿帕克和卓的的队伍,还有时任和阗总督,尧勒巴斯的儿子,乌拜达拉赫的队伍。
僧格在克里雅围城,当得知叶尔羌汗国各路人马前来救援的情报后,立刻撤退,而叶尔羌汗国的大约两三万人马就追赶,在尼雅这个地方双方遭遇,撞到了一起,于是开打——尼雅,就是今天的民丰县,位于和阗地区的东部——僧格的准噶尔士兵是主动出击,一连发起三次冲锋,但都被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叶尔羌士兵击退,尤其是尧勒巴斯从喀什噶尔带来的队伍,战斗力尤为突出,立下了赫赫战功。
僧格于是提出讲和,而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呢,实际上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下这些彪悍的准噶尔武士,因此同意和谈,缔结合约后各自撤军回家。
这场战役,史称尼雅阻击战。
而这场战役的最大受益者,是尧勒巴斯。
因为在整个尼雅阻击战中,尧勒巴斯的队伍几乎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因此这一战等于是给尧勒巴斯捞取了政治资本,自此以后,尧勒巴斯的势力暴涨,开始以此为资本,要求他的父汗给予他更多的政治权利,甚至让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给他的人在朝中任命官职顶级跑马牧场。
其实说起来,就算你让你的父汗给你的人两个官当当也没啥大不了啊。但问题是你尧勒巴斯问你老爸要的是什么官职?
那么这两个人,尧勒巴斯要求一个当叶尔羌城的阿奇木伯克,也就是相当于首都市长兼卫戍司令;另一个当伊希卡噶,也就是宫廷侍卫长,阿布都拉哈林汗的警卫队队长。
你这两个官职不是开玩笑吗?傻子也能看出来,这两个官职真给了你的人,那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的汗王也不用当了,完全是尧勒巴斯的囚徒啊,随时都可以取你性命。所以阿布都拉·阿西木汗是坚决不同意。
尧勒巴斯并不死心,这事儿不行,那么继续向自己的父汗施压,最终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不得不做出让步,将从和田到克里雅的领地都赐给了他的孙子,尧勒巴斯的儿子乌拜达拉赫;将从色勒库尔到巴尔楚克的领地都赐给了尧勒巴斯。
色勒库尔,今天一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其余部分则都在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而巴尔楚克,就是今天喀什地区的巴楚县。

我们看看地图就能知道,基本上,作为都城的叶尔羌,完全就被包裹在西北方尧勒巴斯的领地和东南方乌拜达拉赫的领地之间,而叶尔羌的西南方是昆仑山脉,东北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所以史料上说,阿布都拉·阿西木汗“除了叶尔羌城外,再无一地属于他。

除此之外,尧勒巴斯还要求,自己的政令要与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一样具有效力,到哪里都要执行,阿布都拉·阿西木汗也同意了尧勒巴斯的这个要求。
而这一权力到手后鲁昕儿,尧勒巴斯是大肆迫害、打压黑山派,没收黑山派的财产等等,这下子黑山派无论是在喀什噶尔还是在叶尔羌,都待不下去了。
还好,我们前面讲过,阿克苏的总督是尧勒巴斯的弟弟努尔·丁,这个努尔·丁是黑山派,因此把卓萨迪的儿子玛木特·阿布都拉和一些黑山派的骨干们邀请到了阿克苏。
此时的尧勒巴斯虽无汗王之名,但却差不多拥有了汗王之实,但是他的胃口还不止于此,必须是推翻他老爸,自己当名副其实的国君才行。因此就秘密联络各路王公贵族,进行策反。你这联络的人一多,自然消息就传到了阿布都拉·阿西木汗那里。阿布都拉·阿西木汗这才知道自己是退无可退,被逼到绝境了。
于是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决定进行反击,于是在1666年的4月13日,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在叶尔羌的中心广场亲自杀死了两个支持尧勒巴斯的官员,第二天又下令杀死尧勒巴斯在叶尔羌的女儿,自己的孙女罕札德·哈尼木陈周佳,紧接着给和阗的一帮忠于自己的贵族和将领发了一道谕旨,命令他们赐死自己的孙子,尧勒巴斯的儿子,和阗总督乌拜达拉赫。
乌拜达拉赫于是在和阗的贵族、将领监督下,服毒自尽,终年18岁。
那么做完了这些,阿布都拉·阿西木汗命令和阗的这些贵族、将领带着队伍赶赴叶尔羌集结,同时下令自己另一个儿子,尧勒巴斯的弟弟,阿克苏总督努尔·丁也带着阿克苏的军队前来集结。
努尔·丁带就着和卓萨迪的儿子玛木特·阿布都拉一同来到了叶尔羌城。阿布都拉·阿西木汗现在最为相信的人大概就这个儿子了,所以是对努尔·丁极尽恩宠。大荔县地图
等到队伍都集结完成。阿布都拉·阿西木汗首先对叶尔羌城进行了一场清洗,凡是有嫌疑和尧勒巴斯勾结的,还有白山派信徒什么的,统统屠杀。之后,大军直奔尧勒巴斯的大本营,喀什噶尔而去。
那么,一意逼宫的尧勒巴斯能否抵挡得住自己老爸和弟弟组成的强大军队?手握白山派教权的阿帕克将如何面对这一场风暴?一直觊觎着南疆的准噶尔人又将会对这次动荡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敬请留意《大小和卓之乱(五)血海深仇》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律师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一刀西域图志」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均受《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不得转载、摘录和编辑,不得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果用于非商业用途,应明确标明来源和作者;如果用于商业目的杨梦言,那么应提前征得作者的书面同意。
凡侵犯本公众号版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本律师受权利人委托,特此郑重声明!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 陈栋律师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40 2017 06 23  
« 上一篇 下一篇 »